1.天天有鱼吃——预防心血管病,降低胆固醇
日本人从小的饮食就离不开鱼,他们每天摄人鱼 100 克左右,吃鱼就像吃饭一样,烹煮方法多为低温煮熟、清蒸等 。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通过观察发现,每周通过吃一两次鱼摄取2克左右的欧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降低 36%,并减少 17%的死亡可能 。
2.绿茶碾碎了泡——更多茶多酚,给心脏加倍保护
绿茶是日本人的最爱,他们喝茶的方法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会把茶叶尽量碾碎,然后泡水,连同茶叶末一起喝下去 。这种特有的喝茶习惯,可以摄入更多的茶多酚,对血管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
? 绿茶中含有的类黄酮具有保护血管、抗氧化、抗凝血、抗炎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儿茶素能防止心肌细胞受损,加速心脏细胞的恢复进程 。
?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还发现,与一天喝少于 1 杯绿茶的人相比,每天喝 5 杯以上绿茶的男性,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减少 22%,女性则减少 31% 。
3.喜欢吃纳豆——溶血栓,防止心肌梗死
纳豆是日本比较独特的一种食物,传统的做法是,把豆子泡好,放在稻草里,然后埋在雪层下的泥土里发酵,做成的纳豆黏黏的能拉出丝 。日本人吃纳豆就像中国人喝豆浆一样普通,连中小学的营养配餐里、老年人福利院中都少不了纳豆 。
? 研究证实,纳豆中的纳豆激酶能“溶解”血栓,防止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 。
? 此外,纳豆还富含大豆异黄酮、锌、钙与维生素K,不但能补充雌激素,改善更年期症状,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
4.口味轻——预防高血压,远离心脏病
有统计显示,日本人平均吃盐量还不到中国人的一半 。对于各种食材,他们喜欢生吃、凉拌、水煮、清蒸,拒绝重口味 。
? 吃盐多是非常有害的,盐摄入过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高血压 。研究发现,吃得太咸,不仅容易导致血压增高,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血管疾病 。
? 美国心脏协会指出,2010 年全球有 2300 万例心脏病、中风和其他心脑血管相关疾病致死案例,可能与钠盐的过量摄入有关 。
5.饮食结构“三五七”——代代相传的保健秘诀
所谓“延寿三五七”,就是说饮食上要做到,三高、五低、七分饱 。
『三高』
?高蛋白:高蛋白主要来源于谷类粮食、水产品、豆类及其制品的的植物性蛋白,和深海鱼的蛋白 。
?高纤维:是指较为粗糙的蔬菜水果等 。
?高质鲜度:这个概念跟天然食品更加相近,尽可能吃些新生产出来的食品,少吃加工食品,吃加工品要注意食品保质期限 。
『五低』
?低脂肪:每人每天摄取脂肪不要超过膳食总热量的 15%~30% 。
?低盐分:每人每天摄取的盐分以不超过 6 克为度 。
?低糖分:少吃不含营养素的游离糖(白糖、红糖这种纯糖,而从食物中去获取糖类) 。
?低胆固醇:指每人每天食用的动物性食品中胆固醇含量以不超过 300 克为好 。
?低刺激性:食物的口味总体很清淡,油、盐、佐料等都很少 。
『七分饱』
【心脏发病前兆 务必高度警惕!】? 是说晚餐不要吃太饱,在还想继续吃的时候离开餐桌 。
- 心脏病早期症状 心脏病早期症状是什么
- 子宫肌瘤会自己消失吗
- 肺结核病人晚期死亡前兆有哪些症状
- 草鱼苗发病期能喂食吗
- 胃癌的早期症状和前兆有哪些 女性胃癌的症状和前兆有哪些
- 乳腺增生的发病原因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
- 心脏病的急救药品 心脏病的急救药品有什么
- 骨癌的前兆是什么症状怎么检查 骨癌的前兆是什么症状
- 心肌缺血有什么症状和表现是心脏病吗 心肌缺血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 恐惧症会遗传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