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数风流人物 | 记航天报国的“嫦娥”“神舟”“北斗”团队

数风流人物 | 记航天报国的“嫦娥”“神舟”“北斗”团队
离地390公里的轨道上 , 神舟十二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交会对接 ,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36000公里 , 这个轨道高度上 , 北斗卫星遥看地球 , 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距离地球38万公里之遥 , 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分别在月球的正面和背面留下中国印迹 , 嫦娥五号更成功将1731克月壤带回地球 , 上演了“月宫取宝、月轨对接、太空投递”的壮举……
所谓壮举 , 皆因奋斗 。 成就的背后 , 离不开航天报国的“嫦娥”“神舟”“北斗”团队 , 他们自主创新、不断突破 , 在我国航天史上书写了一页页绚丽篇章 。
“嫦娥”团队:九天云外揽月回
2020年12月17日凌晨 , 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颗流星 , 嫦娥五号划破天际 , 以百米冲刺的姿态回到地球 , 惊起一团烟云 。
作为21世纪人类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 , 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一大步 。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 , 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优异成绩 , 不超预算、不降指标、不拖时间 , 如期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 , 在月球探测领域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 。
回首“嫦娥”团队所走过的艰难探索之路 , 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绕月探测的圆满成功 , 让中国人“到月宫一探究竟”的梦想有了成真的可能 。
“我们飞向月球的大门一经打开 , 深空探测的脚步就不会停止 。 ”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说 。
一次次闯关夺隘 , 一场场拼搏会战 , 开拓进取的“嫦娥”团队 , 秉承着“以国家任务为己任”的誓言 , 以自主创新为团队成长的驱动力 , 又为嫦娥三号、嫦娥四号铺就了一条完美的落月之路 , 让“中国探月”的“金字招牌”闪耀在茫茫太空 。
“一个人没有想象力、没有好奇心是没有动力的 。 ”从力主嫦娥四号到月球背面去 , 到嫦娥五号获取最年轻的月壤 , 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始终认为 , “要想得更远一点 。 ”
从嫦娥三号、玉兔号到嫦娥四号、玉兔二号 , 再到嫦娥五号 , 一个个中国探测器成功到访月球所勾勒描绘的 , 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逐梦足迹 。
“神舟”团队:托举千年飞天梦
“心至苍穹外 , 目尽星河远 。 ”这是中国航天人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 此刻 , 举目仰望 , 3名中国航天员正遨游太空 , 中国逐梦空间站迈出新步伐 。
2021年6月17日 ,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飞天 , 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首批入驻人员 , 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
从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的神话传说 , 到屈原《天问》、李白“举杯邀明月”的文学想象 , 自古以来 ,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就是中华民族的梦想之一 。 为了圆梦 , 一代代中华儿女在实践中探索着飞天之路 。
当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 , 卸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多年的戚发轫院士第一次有机会在现场看飞船发射 , 他的眼眶一度湿润了 , 但面对采访人员 , 他却退到一边 , 把接受采访的机会留给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年轻的女总设计师容易 , 还笑着说:“看见她 , 就容易了!”
事非经过不知难 , 面对载人飞天的巨大挑战 , 谈何容易!“神舟”团队就是这样顶住压力 , 把困难变得容易 , 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 , 几代“神舟”团队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 像拧螺丝一样把自己拧在工作岗位上、拧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中 , 在平凡的岗位上追逐着不平凡的人生理想 , 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的庄严承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