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诗句古诗分享 关于童年的诗句古诗( 三 )


《观村童戏溪上》陆游 宋代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
诗人羡慕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所以才会由衷地祝愿孩子们永远单纯、快乐,不要活得太辛苦,更无需羡慕王公贵族 。
首联“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生动地写出雨后乡村溪水暴涨,快与堤坝持平的场景,侧面烘托雨水之大,也为下一句的谢晚晴埋下伏笔 。
一场大雨,阻止了孩子们外出的脚步 。所以,当雨过天晴,天空出现灿烂的晚霞,孩子们才会欣喜若狂,感谢上天 。这里,诗人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村童顽皮、可爱的形象 。
颔联“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形象地写出村童玩耍的热闹场面,很有画面感 。看来,古今中外的童年都有一个共同点:因为简单,所以快乐 。
孩子们思想简单,才能时时快乐 。你看,这些淘气的村童,有的骑着竹马,一不小心冲进泥坑里,溅得满身泥,还不肯停下来 。有的人放风筝,飞快地拉着风筝奔跑,在风力的冲击下,发出呜呜的鸣响 。这里的描写,不事雕琢,淳朴自然,一群欢乐的村童,像是在我们眼前奔跑,画面感油然而生 。
雨余溪水掠堤平
颈联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是诗人想象的画面 。他从眼前这些嬉闹的孩子,想象他们劳动和上学时的场景 。诗人的用意在于突出乡村生活的艰辛,村童的不易,由此引出下面诗人的感悟 。
村童在冬天的时候前往私塾学习,农忙季节则跟着大人们到田里干活 。稼穑的辛苦,孩子们从小便深有体会 。因而他们从小便懂得珍惜机会,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 。
尾联识字粗堪供赋役,是当时南宋农村生活的真实现状,穷苦的农家,维持生计尚且艰难,上学读书的很少 。不过是利用冬季农闲,跟着村里的穷书生,认识几个字,官家征赋役的时候,能看得懂官文,不至于被蒙骗 。会写自己的名字,看得懂简单的文字,不至于在签订契约的时候上当受骗 。
不须辛苦慕公卿,则写出了诗人的美好心愿:希望孩子们永远像现在这样纯洁单纯,无忧无虑,无需羡慕做官者,无需有太多学问 。已过不惑之年的陆游,半生坎坷 。他小时候便有报国之志,因此勤学苦练,文武双全 。
长大后的陆游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太过优秀,主考官把他的名字排在秦桧孙子前面,遭到秦桧嫉恨,被除名 。因此,他才会在这首诗中感慨无需认识太多字,在乡村简单地度过一生,也是不错的选择 。
江上秋风动客情
乡愁最能触动游子的心弦,童年是记忆深处最温馨的港湾 。对于南宋诗人叶绍翁,这种感慨更为深刻 。他在旅途中写下的诗句,触动人心: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诗人遥望远方,那是谁家的篱笆?星星灯火在篱笆旁边闪烁着光芒 。原来是村里的儿童忙着捉蟋蟀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诗人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的故乡,想起自己的童年 。多少漂泊多年的游子近乡情怯,最怕回到儿时的家乡,被调皮的孩子问一句:客从何处来?
诗词里的童年,耐人寻味 。清代诗人袁枚笔下的牧童,俏皮伶俐: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你看,牧童骑着黄牛,唱着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黄牛悠闲地走在草地上,歌声却突然消失不见,原来是牧童停止了歌唱 。这个小孩,想起来要捕捉树上的蝉,害怕自己的歌声惊动它们,所以闭口不言 。如此优美的意境,今天的我们读起来仿佛身临其境、深受感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