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歌唱中气息状态、呼吸问题
唱歌的朋友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歌唱中经常感到气短、气不够用,越唱越憋,很吃力 。这与不会运用气息和保持气息有关,虽然吸气吸的很深,但一唱起歌来,气息很快就浮上来了,或者是很快跑光了 。那么,吸气动作完成后,应该如何保持和运用吸入的气息呢?
(1)利用吸气与用气的对抗力
歌唱中要保持吸气状态吸完气后,有一个瞬间的停顿,这是吸气后、用气前一个自然的短暂停顿,这个停顿造成了吸气和用气二股力量的对抗,用气时要尽量利用这种对抗力 。它不仅可以保持气息的深度,还能使歌唱时气息均匀、流畅、持久 。仔细体会一下,这种对抗实际上是一种吸气的保持状态 。用吸气状态演唱,只是一种感觉,其实谁也不能在唱的过程中还能吸进气来,但是就用这个感觉便可以达到保持气息的目的 。这种状态能保证声音位置和气息的平衡,还能使气息保持一定的深度和畅通无阻,在演唱过程中,气息越是不够用,就越是要保持这种吸气状态 。
(2)呼吸肌肉群(即胸、腹、横隔膜呼吸肌的总称)
这是一个收缩与放松的循环过程 。呼气肌肉群放松时,吸气肌肉群就收缩并吸入空气,吸完气息后吸气肌肉群随即放松,呼气肌肉群随即开始收缩并呼出气息 。歌唱时,吸入的空气不能很快被呼出,这需要吸气肌肉群不仅不能放松,而且要继续保持收缩状态 。吸气肌肉群的这种收缩的保持,需要意识去控制 。当我们在歌唱中保持吸气状态时,就是对呼吸肌肉群的有意识控制 。控制气息的部位被称为“呼吸支点” 。戏曲称之为“丹田气” 。
保持吸气状态歌唱的练习:首先做做无声练习,吸完气后,把舌尖轻轻触下门齿,发出“丝丝”声,一口气吐得时间越长越好,要求呼出的气息要均匀、平稳和慢,让“丝丝”声强度一样,不可忽强、忽弱,呼气越慢越长,就越能体会到呼与吸的对抗作用,和气息需要有意识控制的力量 。传统声乐有一种利用吹蜡烛练气的方法 。将一根点燃的蜡烛置于前面,吹蜡烛时,不许将蜡烛吹灭 。要求慢慢把蜡烛火苗吹向一个方向,且火苗要平稳,摆动幅度不能大 。练习后,如果自己的后腰和腹部有酸痛的感觉,说明你找到了呼气时对抗或者说是控制的正确感觉 。结合一些歌曲练习,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水不说俺家乡好》、《洪湖水,浪打浪》、《映山红》 。
(3)歌唱中保持叹气状态
歌唱中容易出现的气息不够用和憋气现象,除了与吸气状态保持不住有关,还有一点就是与气息不放松有关 。歌唱中气息需要被控制,以保持气息通畅持久的使用 。但如果气息被过份的控制,则会引起呼吸器官、呼吸肌肉群僵硬、不灵活 。导致气息无法通畅,难以持久 。怎样做到吸入的气息既能保持又不僵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松和叹气 。这里所说的放松是对过份僵持而言的 。叹气是指用叹气的感觉,而不是把体内的气全部呼出去 。叹气动作是我们生活中的习惯动作,人人都会做,而且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 。在积极兴奋的气息保持中,不可忽略运用叹气的感觉来歌唱,这样,气息不仅有深度,也自然、放松、流畅 。在使用叹气状态进行歌唱时,要注意声音不要脱离呼吸,否则就会气声脱节、难以保持住呼吸了 。也就是说演唱中的叹气状态是和保持吸气状态同时存在的,那一方都不能缺 。它们使气息的呼出既能保持但又不僵,既放松但又不是呼吸肌肉群的完全松懈 。这种呼气方法也称作“揉气” 。
意思是指:吸入胸腔的气息,被腰、腹部的肌肉群犹如揉面似的慢而有韧性地向外“揉”出 。
- 初学炙手可热的Python编程,体验是怎样的?
- 孩子从小学习声乐,如何达到像刘欢老师哪样的唱功?
- 羽毛球初学者如何选球拍?
- 儿童初学钢琴曲目 儿童钢琴曲欣赏经典
- 酒干倘卖无原唱歌词,酒干倘卖无 歌词
- 唱歌练气如何寻找“有气”的感觉?
- 如何练好唱歌 怎样能唱好歌?
- 胶片相机的初学者指南,如何让我们的胶片可以更好的成像
- 电脑初学者入门教程,电脑初学者的全部教程
- 初学者买什么相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