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王安石诗歌鉴赏 读史王安石翻译( 二 )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有极强的历史敏锐性 。古人对王安石的评价历来就是毁誉参半,如:
黄庭坚: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
颜习斋:荆公廉洁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 。及既出也,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 。
唐介: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论议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 。安石果用,天下必困扰 。
罗大经: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
王安石深知这一点 。尤其是经过变法的失败,他一方面深感挫败,一方面又不能不考虑可能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 。所以,这首诗实质上是借咏史来发表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为自己正名、树立形象的作用 。否则,大可不必对史籍进行如此大力度甚至用力过猛的批判,很难不让人怀疑是在给未来的读者替自己开脱 。
全国二卷设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
【读史王安石诗歌鉴赏 读史王安石翻译】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
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
14.B
15.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
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