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注释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译文赏析( 二 )


诗人漫步山径 , 大概遇到了斛斯山人 , 于是“相携及田家” , “相携” , 显出情谊的密切 。“童稚开荆扉” , 连孩子们也开柴门来迎客了 。进门后 , “绿竹入幽径 , 青萝拂行衣” , 写出了田家庭园的恬静 , 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 。“欢言得所憩 , 美酒聊共挥” , “得所憩”不仅是赞美山人的庭园居室 , 也为遇知己而高兴 。因而欢言笑谈 , 美酒共挥 。一个“挥”字写出了李白畅怀豪饮的神情 。酒醉情浓 , 放声长歌 , 直唱到天河群星疏落 , 籁寂更深 。“长歌吟松风 , 曲尽河星稀”句中青松与青天 , 仍处处绾带上文的一片苍翠 。至于河星既稀 , 月色自淡 , 这就不在话下了 。最后 , 从美酒共挥 , 转到“我醉君复乐 , 陶然共忘机” , 写出酒后的风味 , 陶陶然把人世的机巧之心 , 一扫而空 , 显得淡泊而恬远 。
这首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 , 是受陶潜诗的影响 , 然而两者诗风又有不同之处 。陶潜的写景 , 虽未曾无情 , 却显得平淡恬静 , 如“暧暧远人村 , 依依墟里烟”、“道狭草木长 , 夕露沾我衣”、“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微雨从东来 , 好风与之俱”之类 , 既不染色 , 而口气又那么温缓舒徐 。而李白就着意渲染 , “却顾所来径 , 苍苍横翠微”、“绿竹入幽径 , 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 , 美酒聊共挥” , 不仅色彩鲜明 , 而且神情飞扬 , 口气中也带有清俊之味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注释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译文赏析】在李白的一些饮酒诗中 , 豪情狂气喷薄涌泄 , 溢于纸上 , 而此诗似已大为掩抑收敛了 。“长歌吟松风 , 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 , 陶然共忘机 。”可是一比起陶诗 , 意味还是有差别的 。陶潜的“或有数斗酒 , 闲饮自欢然”、“过门辄相呼 , 有酒斟酌之”、“何以称我情 , 浊酒且自陶”、“一觞虽自进 , 杯尽壶自倾”之类 , 称心而出 , 信口而道 , 淡淡然无可无不可的那种意味 , 就使人觉得李白挥酒长歌仍有一股英气 , 与陶潜异趣 。因而 , 从李白此诗既可以看到陶诗的影响 , 又可以看到两位诗人风格的不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