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天宫空间站后续建造流程公开,各种构型轮番上阵,犹如变形金刚( 四 )


文章图片
天和一号PK国际空间站三大舱段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对此指出 , 基于系统科学思想的理念 , 组成天宫空间站的各舱段(包括来访飞船)原为独立飞行器 , 对接后形成一个由空间站统一控制和管理的组合体;其组合过程实际上是控制权的交接或接管 , 新舱段将控制权交与空间站 , 将舱体与舱内资源融入空间站并形成扩展后新的空间站的一部分 。 最终实现1+1等于1的工程效果 。
1+1等于1的背后是空间站各舱段资源的高效整合 , 反观国际空间站在诸多领域则是1+1小于1 , 其表现如下:
1.电力系统只具备单向供电能力 , 比如国际空间站诸多舱段只能由桁架太阳翼供电 , 桁架太阳翼又对俄舱段太阳翼形成遮挡 , 导致后者电力供应能力受损 。
核心|天宫空间站后续建造流程公开,各种构型轮番上阵,犹如变形金刚
文章图片
国际空间站桁架太阳翼对俄舱段太阳翼遮挡问题突出
2.热控资源无法集中 , 国际空间站非俄舱段建立了以命运号实验舱为中心的公共流体回路系统 , 实现了局部热控资源的共享 , 但俄舱段由于流体介质与非俄舱段不同 , 导致两者无法构建更加完整的公共流体回路 。
核心|天宫空间站后续建造流程公开,各种构型轮番上阵,犹如变形金刚
文章图片
国际空间站星辰号服务舱(俄)
3.信息系统难以共享 , 国际空间站各舱段之间通常可以看到颇为凌乱的线路连接 , 这些都是航天员在出舱任务中进行手动拉线连接 。
核心|天宫空间站后续建造流程公开,各种构型轮番上阵,犹如变形金刚
文章图片
国际空间站舱段间凌乱的线路连接
再比如他们航天员在出舱期间头盔摄像机传输画面经常有传输中断的现象 , 这些都是信息链路阻塞的表现 。
核心|天宫空间站后续建造流程公开,各种构型轮番上阵,犹如变形金刚
文章图片
NASA舱外航天服成像画面传输中断现象
天宫空间站不仅完美解决了上述问题 , 更实现了新的创新 。 基于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的结构与运动控制 , 以及流体回路资源共享这都是基本技能 。
载人空间站通常都是由一个核心舱为基点开枝散叶 , 而我们则是在天和一号这个强核心舱基础上创新了“三舱核心组合体(天和一号+问天号+梦天号)”方案 , 该方案之所以能够实现得益于结构与运动控制、信息系统、能源系统、热控流体回路、载人环境、推进系统的高度融合 。
核心|天宫空间站后续建造流程公开,各种构型轮番上阵,犹如变形金刚
文章图片
天宫空间站“三舱核心组合体”地面验证舱
电力供应方面 , 径向对接于天和一号的两个大吨位实验舱形成了近40米的大跨度 , 两部双自由度大型太阳翼布置在两个实验舱的两端 , 达到了类似国际空间站桁架结构克服太阳翼相互遮挡问题的作用 , 同时高光电转化效率的三结柔性砷化镓电池技术的应用 , 使得电池翼更加轻质 , 且发电效率更高 。
在解决太阳翼遮挡问题上我们进一步创新了电力系统在轨重构功能 , 天和一号核心舱太阳翼可由航天员在机械臂辅助下拆卸 , 并转移至两个实验舱末端的桁架处安装 , 彻底解决电池翼遮挡问题 , 而这就是“三舱核心组合体”的一个显著特征 。
核心|天宫空间站后续建造流程公开,各种构型轮番上阵,犹如变形金刚
文章图片
机械臂辅助航天员转移核心舱太阳翼
同时天宫空间站实现了双向供电 , 新对接舱段既能从站上获取电力 , 同时也可以反向供电以满足其他舱段更大的用电需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