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述古拒霜花的赏析 和陈述古拒霜花翻译( 三 )


“鼓盆庄叟赋情浓,天遣霜华慰此公 。
想见尚能迷蝶梦,移栽闻说自蚕丛 。
酒倾玉醆垂莲尽,鱠簇金盘下箸空 。
秉烛栏边连夜饮,全藤折与卖花翁 。”宋朝|作者:黄庭坚《再赠陈季张拒霜花二首之一》
黄庭坚虽然不是欧阳修的弟子,但是和苏轼关系好,黄庭坚也对木芙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陈述古和陈季张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不清楚,但是这两个陈姓朋友都和木芙蓉相关 。这里是黄庭坚亲自送了开花的木芙蓉给朋友 。
如果苏轼是从名字上赞美木芙蓉,那么黄庭坚就带着点考古的味道 。
这美丽霜降节气的花朵就像下凡来安慰我们的 。
你看见它美丽的花朵,足以让人如在蝴蝶梦里,不辨春秋,令人迷离 。
听说这种花是产自四川 。那么黄庭坚肯定是想到的五代蜀国的成都木芙蓉,那里的芙蓉究竟和湖南是什么关系呢?
一种说法,是古代蜀国自有木芙蓉花,一种说法是湖南带过去的 。
但想必黄庭坚认为木芙蓉产自四川的可能性也大,因为木芙蓉也有许多种类,比如层叠花瓣,颜色多变的木芙蓉,很可能就是在四川培植出来的变种 。
宋朝还有不分男女四季簪花的风俗,这也无疑推动了花卉的培植 。
你说深秋不仅有菊花可以插满头,那沉甸甸如牡丹的木芙蓉,插在头上可是另类的壮观和喜气啊 。
这不,黄庭坚也不吝啬,喝酒看花之后,将花枝折下,全部送给卖花的老翁,可以想象得到,这些花朵,多少能变点钱出来,而且,会从小小奇葩时尚演变成潮流 。
穿越到宋朝,晚秋人们头上戴着菊花之外,还有硕大红艳的木芙蓉,你心情一定大好 。
托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和黄庭坚的福,木芙蓉自然有了“拒霜”和“宜霜”两种别称 。
总的说来,宋朝早期就肯定了木芙蓉是霜降节气之花,是霜秋之花 。而重量级士大夫的赞美加持,无疑对于木芙蓉的培植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霜秋除了菊花,还有高大的木芙蓉点缀秋色,秋天里也有无尽的春色,如同每个人的人生,每一处,都有绝佳的风景,绝好的坐标,治愈你在低迷时候的悲伤和沮丧 。
让我们晚秋时节,看着菊花和木芙蓉的笑脸,霜秋霜降何所惧,处处花开是美秋!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