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诗词名句精选 牡丹的诗句有哪些( 二 )


元代词人段成己的《江城子》 , 表现了玩赏牡丹的雅兴:
东园牡丹盛开 , 二三子邀余饮花下 。酒酣 , 即席赋之 。
水南名品几时栽?映池台 , 待谁开?应为诗人着意巧安排 。调护正须宫样锦 , 遮丽日 , 障飞埃 。
晓风吹绽瑞云堆 。怨春回 , 要诗催 。醉墨淋漓 , 随手洒琼瑰 。归去不妨簪一朵 , 人也道 , 看花来 。
这是首玩赏牡丹的词 , 写来清新流畅 , 问答自如 , 明白如话 , 而且洋溢着一种洒脱开朗的气氛 。我国古典诗词多有一种淡淡的哀愁 , 像这样豁达欢快的作品尚不多见 。以上特点和词人的处世态度是分不开的 。词人于金哀宗时始中进士 , 金亡隐居不仕 。他看破了朝政的倾轧昏暗 , 故能超脱物外 。他的一些诗句 , 如“长安倦客 , 不堪重整旧朝衣”(《望月婆罗门引》) , “百年光阴霎时间 , 镜中看 , 鬓成斑 。历遍人间 , 万事不如闲”(《江城子》) , 都流露了这种情绪 。
诗一开始 , 作者即接连提出问题:那名贵天下的洛阳牡丹(洛阳在黄河南 , 以牡丹之名贵甲天下 , 故其牡丹可称水南名品)何时开、为谁开呢?然后自答 , 应是为诗人而开 , 是(上天)巧妙的安排吧 。一个“巧”字 , 突出了赏花机遇的难得 。谢灵运云:“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 四者难并” , 此时四者俱来 , 岂不是天意的著意安排 。由此词人提出应当用宫锦做一个尘障 , 以为牡丹遮日障尘 , 表示了惜花之意 。
下阕写晓风把万紫千红的牡丹吹绽了 , 好像一片(堆)五彩云霞(瑞云 , 五色之云) 。怕春天匆忙回去 , 所以词人要诗人做诗催花快开 , 以便尽情观赏 。当诗人酒醉赋诗 , 笔墨酣畅之际 , 那诗中的奇词丽句 , 正如一朵朵琼瑶美玉 , 诗花将交相辉映 。最后词人又风趣地叮嘱与会者(二、三子) , 回去不妨每人簪一朵花 , 有人问时也好回答是:赏花归来 。幽默而富有情趣 。
词中有两种用典:一是锦障 。《晋书》载:石崇与王恺、羊琇斗富 , 王恺做紫丝布步障四十里 , 石崇做锦步障五十里 。不过石崇的锦步障用来遮人 , 这里用来护花 。二是催花 。《羯鼓录》载:明皇尝于二月初 , 命羯鼓临轩纵击 , 自制曲《春光好》 , 催花早发 。早以乐曲催花 , 这里则是以诗催花 。两处似用典 , 又似未用典 , 因为不懂典故由来 , 对诗意的领略玩味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这正是此词的浅显流畅之处 。
明代诗人李祯的《山中见牡丹》 , 写山中牡丹 , 别具一格:
不嫌恶雨并乖风 , 且共山花作伴红 。
纵在五侯池馆里 , 可能春去不成空?
唐宋以来 , 牡丹一直是诗人们寄予浓厚兴趣的题材 。有的写其颜色 , 有的写其情态 , 有的写其芳香 。这里有短笺小诗 , 也有鸿篇巨制 , 个中脍炙人口者 , 已屡见不鲜 。这就使后继的诗人倍觉艰难 。
这个被唐宋元的诗人搜索枯肠做过了的题目 , 到了明代诗人手里 , 其难以下笔也就可知 。然而 , 诗人居然能独出新裁 , 翻出新样 , 拈出《山中见牡丹》的题目 。城里的牡丹 , 早已被人所熟知 , “花开花落二十日 , 一城之人皆若狂” , “花开时节动京城” 。而山中牡丹的风采 , 相对地说则少有人领略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