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之曝气生物滤池( 四 )


动词 (verb的缩写)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中异常情况的处理1.气味
对于曝气生物滤池 , 当进水有机物浓度过高或滤料层截留微生物膜过多时 , 滤料层会局部发生厌氧代谢 , 可能产生异味 。 解决方案如下:
a)减少微生物在过滤器中的积累 , 使生物膜正常脱落 , 并通过反冲洗排出过滤器;
b)保证曝气设施的正常运行 , 使滤池中的溶解氧达到预定水平(DC和N的溶解氧浓度约为2-3 MG2/L , d N脱氮滤池的溶解氧浓度约为0.2-0.5 MG2/L);
c)检查污水水质 , 避免高浓度或高负荷污水的影响 。 污水水质应与曝气生物滤池的负荷能力相适应 。
2.生物膜脱落严重 。
在过滤器的正常运行中 , 不允许微生物膜的异常剥离 。 剥离的主要原因是水质 , 如抑制性或毒性污染物浓度高或PH值突然变化 。 解决方法是改善水质 , 使进入过滤器的水质基本稳定 。
3.过滤器的处理效率降低 。
当过滤系统运行正常 , 微生物膜生长良好时 , 只有处理效率下降 , 这可能是由于水的PH值、溶解氧、水温和短时超负荷运行造成的 。 如果不影响出水水质的排放 , 可以不采取措施 。 如果出水水质确实如此 , 则应采取一些调节措施来解决 , 如调节进水的PH值和供气量 。
4.过滤器的污水拦截能力降低 。
滤池运行正常 , 反冲洗正常 , 滤池截污能力下降 , 可能是滤池预处理效果差 , 进水SS浓度高造成的 。 为了维持滤池的截污能力 , 应加强预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 。
5.进水水质异常 。
a)进水浓度高:应增加曝气时间以保持污泥负荷的稳定 。
b)进水浓度低:应降低曝气强度和曝气时间来解决问题 。
6.出水水质异常
a)出水浑浊、水质浑浊:主要原因是生物膜过厚、反冲洗强度过大或冲洗次数过于频繁 。 解决办法是生物触摸厚度达到300-400 , 马上洗 。 控制反洗强度 。
b)水质黑臭:可能是溶解氧不够 , 导致污泥厌氧分解 , 产生H2S气体 。 解决办法是增加曝气量 , 增加溶解氧含量 。 局部水系也可能被堵塞 , 导致局部缺氧 。 解决办法是检查或加大反洗强度 。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和生物膜法污水处理之曝气生物滤池的精彩内容 , 是由小编整理编辑的 , 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