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公司的两大主力产品增速也在这段时间出现下滑-2017-2019年,澳优乳业自有品牌配方牛奶粉营业收入分别为15.8亿元、23.68亿元和31.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3%、49.6%和33.8%;自有品牌配方羊奶粉销售收入分别为12.8亿元、20.3亿元和28.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3%、58.9%和40.5% 。
针对2019年自有品牌配方羊奶粉收入增速出现放缓的情况,澳优乳业此前曾对媒体表示是因为“销售收入基数的加大”并称“增速稍低于前两年,但依然可观” 。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澳优乳业也曾因遭遇机构两轮做空而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2019年8月15日,做空机构杀人鲸BlueOrca发布了针对澳优乳业的做空报告,认为该公司存在虚构婴幼儿配方奶在中国区销售额、误导中国消费者、故意报低人工成本、虚假交易与利益输送以及与分销商进行未披露的关联交易等行为,直接导致了澳优乳业股价在当日直跌20%至9.73港元并紧急停牌,在短短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内市值蒸发将近41亿港元;随后,澳优乳业发布澄清公告,对上述指控予以强烈否认并指出该报告“不准确、极具误导性” 。
但风波并没有因此偃旗息鼓 。8月19日,BlueOrca再次发布做空报告,剑指部分财务数据无法匹配、董事长未披露第一大客户身份信息等,并再次称澳优乳业的经销商存在问题 。
面对做空机构来势汹汹的轮番突袭,澳优乳业董事长颜卫彬在其微信朋友圈写道:“除了四大的审计报告,我们再请一个国际知名的审计公司做一个独立的验证报告,好好地来打你们的脸 。”
随后,公司宣布由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审查委员会,以提供关于做空报告指称事项的独立审查,并于当年9月16日和10月30日分别发布两个阶段的独立审查报告,对前述做空机构提到的夸大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销量、低报人力及雇员成本等指控再次作出澄清 。
针对澳优乳业被做空事件,乳品行业专家宋亮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澳优乳业不可能存在如此巨大的业绩注水,“澳优乳业的成长是行业内所公认的,杀人鲸只不过是看重乳业资本的敏感性以及澳优乳业的高速成长而已,因而并不具备说服力 。”
但也有观点认为,澳优乳业在整个做空事件中并不是“完全无辜”的-原因就是在针对BlueOrca在报告中提到的“澳优乳业羊奶粉品牌佳贝艾特误导中国消费者”一事,澳优乳业并没有给出有力的反驳 。
BlueOrca在该份报告中指出,佳贝艾特中国官网上的文章宣传乳糖不耐受或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可以使用其配方羊奶粉作为替代品,而在其美国和欧洲网站上却明确警告父母,乳糖不耐受或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不应该使用佳贝艾特羊奶粉;此外,佳贝艾特在中国主要的电商平台上虚假宣传其配方羊奶粉中的乳糖来自羊奶,然而却在欧洲和美国市场承认其羊奶粉中的乳糖其实来自牛奶 。
换句话说,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于-该品牌系添加了牛乳糖的羊奶粉,为何要将自己包装成纯粹的羊奶粉大力宣传?面对这一指控,澳优乳业回应称,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并无规定奶粉产品须指明乳糖之动物性来源,不论其来源(如羊奶、牛奶或母乳),其于功能及分子方面均为相同 。
针对澳优乳业的上述回应,不少消费者认为有点“玩文字游戏的意味”,“钻石和石墨的内部构造都是碳原子,你能说两个价值一样吗?何况你的核心卖点就是100%纯羊奶粉才获得众多妈妈的拥趸 。”彼时有市场人士如是评价 。
- 03
再回到这次甚嚣尘上的“大头娃娃”奶粉事件,随着涉事的“倍氨敏”成为众矢之的,“特医奶粉”也引起了不小的舆论关注 。
- 雀巢奶粉最新事件2019 雀巢奶粉最新事件2015
- 伊利金领冠奶粉事件曝光2020 伊利金领冠奶粉最新消息
- 国家婴幼儿奶粉标准新规 婴幼儿奶粉新规定
- 伊利金领冠奶粉产地有哪些
- 多美滋怎么样
- 飞鹤贝迪奇是过敏奶粉吗 飞鹤贝迪奇奶粉怎么样
- 惠氏奶粉是哪里产的
- 抗过敏奶粉排行榜前十名
- 贝因美冠军宝贝奶粉好不好 贝因美冠军宝贝奶粉广告
- 惠氏奶粉真假鉴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