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千古名句: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创作背景:天圣三年(1025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 。明道二年(1033年),与方仲永同龄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方仲永 。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因为“神童作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聪明 。康定元年(1040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 。此时方仲永已做回了农民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一文 。
6,《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千古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创作背景: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
7,《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创作背景: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 。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 。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
8,《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千古名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创作背景: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两次辞相两次再任,放弃了改革 。这首诗是王安石罢相之后退居钟山后所作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 。“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
9,《商鞅》
【王安石集句经典 王安石名句及出处】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
千古名句: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
创作背景: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新法公布以后,为使人们相信新法一定要执行,商鞅命人在国都南门处立了一根三丈多高的木柱,声明谁搬动到北门就赏五十金 。有一个胆大而力大的人果然得到五十金,人们认为商鞅言出必行就按新法行事 。
10,《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
千古名句: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
创作背景:诗人所描写的皇宫春晓的迷人景色,和杜甫“九重春色醉仙桃”,贾至“禁城春色晓苍苍”,岑参“莺啭皇州春色阑”的用意是一样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大好的景色象征大好的形势 。如果没有“月傍九霄多”,就不会有“花影上栏干”,由此可见,王安石是参透了杜甫《春宿左省》后才动笔的 。
所以说,这一首政治抒情诗 。王安石是借用爱情诗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春风得意之情 。
11,《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
- 欣赏人生如酒的经典语录 酒与人生的经典句子
- 尊重老人的经典语句 尊敬老人的名言名句
- 伤感的句子经典语句大全 悲伤语录经典短句
- 形容父爱伟大最经典的句子 形容父亲伟大的句子
- 思乡的经典散文 关于思乡的文章有哪些
- 吃货经典幽默名言 吃货的句子经典语录
- 赞美女人漂亮经典古诗 描写女子美貌的古诗
- 最经典的励志名言名句 生活名言名句经典
- 最经典的知音难觅诗句 关于知音的诗句和名言
- 毒心灵鸡汤经典语录 毒鸡汤语录励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