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恐夜深花睡去 , 故烧高烛照红妆 。”本来海棠就有那种半睡低垂的风情 , 东坡是爱花且调皮的人物 , 只怕是他自己小酒不眠 , 喜欢闹腾 , 秉烛夜游 , 这下好 , 烛火微光 , 海棠夜艳 , 一个如睡 , 一个半醉 , 都是那么歪歪斜斜的之态 , 倒是生动得不得了 。这也说明苏东坡当时的心境郁闷无聊 , 因为他贬到了团州 , 也就是现在的黄冈做低微被监管的小官 , 一腔心事醉名花去!
这首诗却成为了《海棠花》诗词的冠首 。因为写出了海棠花的睡 , 如妃子醉 。
其实都是宋朝人敷衍出来的一个典故 。唐朝和宋朝 , 中间隔了漫长的5代十国 。但是唐朝之盛 , 成为了后人心中的传奇 。这传奇居然包括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 。当然衍生了很多版本和细节 。比如说 , 在宋朝的传奇版本里《冷斋夜话》 , 是这样写杨贵妃和唐明皇 。
?上皇登沈香亭 , 诏太真妃子 。妃于时卯醉未醒 , 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 。妃子醉颜残妆 , 鬓乱钗横 , 不能再拜 。上皇笑曰:“是岂妃子醉 , 真海棠睡未足耳 。”于是这个无法证真伪的版本 , 就成了“海棠春睡”的典故 。宋朝人乐此不疲 , 凡写海棠花 , 就必带上这一层意思 。结果到后来就越来越流传的不堪 。比如红楼梦秦可卿的房间里有一幅《海棠春睡》 , 我原来会以为是一副海棠花图 , 结果87版的电视剧出来之后 , 才发现是尺度较大的杨贵妃美人图 。
总之海棠就这样被玩坏了 。
苏东坡在黄州时 , 有一个官妓李宜 , 应该是色艺双绝 。不过这个官妓和后来的妓女是有区别的 。简而言之 , 这就是地方上的一个文艺工作者 。她们的地位和收入应该也是和名声传播有关 。有一次这个女子就问东坡 , 你写了那么多人 , 为什么不写我呢?
”东坡五载黄州住 , 何事无言及李宜 。
却似西川杜工部 , 海棠虽好不吟诗 。”苏轼《赠黄州官妓》
他说的是 , 我对你就像杜甫对海棠花一样 , 最好的东西放到心里 , 不愿意说出来 。
那么其实这也是一个宋朝人杜撰的典故 。的确诗圣杜甫留下了1600多首诗词 , 他的晚年是在四川度过的 , 他写了各种各样的花 , 为什么就没写过四川的名花海棠呢?
其实初衣从历史时间的缘故 , 也推出了海棠在唐朝有一个被人认识的过程 。而杜甫生在中唐时期 , 又恰恰在避火避乱去的四川 , 就算是见过海棠 , 却也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 做专门的吟咏 。
同时期的李白 , 也没有写过海棠花 , 他就是在唐朝宫廷里见过贵妃 , 写的也是牡丹 , 没有一句及海棠 。至少在李白的印象当中 , 杨贵妃的睡 , 也必定像牡丹花一样雍容 , 她和唐明皇的关系 , 至少在唐朝的人的眼中 , 更是一种烈艳而非柔顺 。
就算是晚唐的李商隐 , 也没有写过海棠 。可将海棠和杨玉环的关系 , 是出于宋朝人们的想象 , 当然宋朝人的想象不输今人 。
第1个 , 因为杜甫不写海棠花 , 他们杜撰出了杜甫的母亲姓崔名海棠 。所以杜甫为了避讳 , 就不写海棠花 。反正杜甫躺在土里 , 没办法争 。
- 感谢师恩的经典古诗 感恩老师的古诗句
- 平淡生活的唯美古诗词 形容生活美好的诗句
- 让人励志的古诗词 关于励志的古诗
- 铁杵成针成语故事简短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原文
- 王安石集句经典 王安石名句及出处
- 表达热爱祖国的古诗 爱国主义古诗有哪些
- 送元二使安西诗意解析 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思
- 七步诗完整版注解 七步诗古诗正确原文
- 鉴赏《陈涉世家》原文及译文 陈涉世家字词翻译及原文
- 鉴赏中秋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