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他风雷雨,终究不凋残 。
? 郑板桥《兰竹图》
每一支画笔,画出的不只是兰,更是画家眼中的自己 。
兰的美好,是它让每个人在花叶之间找到自己,看见内心真正的向往 。
写兰
|习 得 清 骨 在 笔 尖|
大书法家王羲之平生有两大爱,一为鹅,二为兰 。
据说,他创造的行书、草书正是从鹅的体态、兰花的姿态中学来 。
鹅的仰头曲颈,让他学会运笔更自如 。兰叶的随风轻拂、疏朗素雅,启发他创出行云流水、疏密得当的笔法,懂得顺势而为才更美 。
?王羲之《游目帖》草书书法
兰的清姿,给了王羲之灵感,更是为汉字添加了一笔风骨 。
兰的美好,是它的娇柔里藏着一个坚强的灵魂,让我们懂得,“心中有剑,手中无剑” 。
王羲之《上虞帖》草书书法
听兰
|唱 得 清 馨 在 耳 编|
据说,孔子在山谷里唱的那首《猗兰操》,是最早的关于兰花的歌 。但或许,人们更熟悉的是那首简单直白的《兰花草》 。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
最初的词是胡适写的,后来才谱成曲 。当年友人送了胡适一盆兰花草,他很是欢喜,细心地养着 。每日要看它三回,天冷了又赶紧抱进屋里 。可是直到秋天,还没开花,只有几片青翠的兰叶 。
于是胡适把自己的这份心情,写成这首小诗,名为《希望》 。明明是件略有遗憾的事,却被他写出了几分可爱天真 。
也许这盆兰草不会开花,可是胡适的心里早已开出了花,那是向往美丽的花 。
这不就像是我们在追逐一切美好与爱,也许不一定追得到,但那一路的欢馨就是生命的答案 。
兰的美好,在于当它来到我们的生命中时,就已经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就已经让我们心向往之 。
咏兰叶
张羽
泛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
说兰
|叹 得 清 气 在 心 间|
孔子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
这句话,或许是对兰之品格最好的注解 。兰花,本就来自深谷丛林间,不因为没有人来就不吐露芬芳,而君子要修身养性,也不会因为未能施展而改变志向 。
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与德才兼备的人在一起,就像住在养了芝兰的地方,久了就闻不到香味了,因为自己已经与他们融为一体 。
虽然有人说,孔子说的兰可能只是香草,而非今天的兰 。但是,兰这个字,早已超脱它本来的植物意义,而是被赋予了人格精神 。
中国人对兰花的热爱,是骨子里的 。兰花的品格早已成为中国人集体性格的一部分 。被国人看在眼里,刻进字里,绘在画里,写在诗里,说在话里,注入心里 。
兰花,立道坚贞,洁身自好,其香也淡,其姿也雅,其境也幽,兰花的美,只有中国人最懂 。
饮酒
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
题杨次公春兰
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
兰
朱熹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
题画兰
黄任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
兰花
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
美人爱之不可见
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
世方被佩资簏施
- 关于读书的现代诗歌 赞美读书的诗句古诗
- 赞美小宝宝的词语 形容宝宝的词语
- 貔貅的寓意只进不出 荷花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 用完卸妆油还需要用洗面奶吗 嘉兰杜汀洗面奶好用吗
- 兰溪棹歌古诗诗意 兰溪棹歌古诗意思
- 北京口吐莲花的正黄旗大妈被行政拘留,是否能够伸张法律的正义?
- 赞美牡丹的经典诗句 赞美牡丹的诗句古诗
- 赞美十月的优美句子 形容十月的诗句唯美
- 杭州西湖夜景诗句赞美 西湖诗句大全优美
- 古人优雅赞美茶的诗句 形容茶的诗句优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