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著名的成语故事分享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 三 )


故事:
管仲和的叔牙是春秋时代的人,两人互相照顾,亲如手足 。
鲍叔牙与管仲合伙做生意,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钱,赚了钱却只要三分之一 。鲍叔牙的家人表示不满,叔牙却说:“管仲家里穷嘛!”
后来,管仲当了大官,带兵打仗,可是不敢身先士卒,打败仗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逃走 。人们讥笑管仲胆小如鼠,是个没有勇气的人 。这时,叔牙却出来说:“管仲家里有年老的母亲需要他奉养,其实,他并不是个怕死的人 。”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齐国人 。齐王有两个儿子,纠和小白 。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 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师 。后来两个公子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公子纠被杀,小白即位,叔牙立刻向齐王小白推荐管仲,说:“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人,请大王聘请他做宰相 。
齐王说:“你是我的老师,我愿拜你为相 。”叔牙语气坚定地说:“多谢大王的信任,以前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难得他对公子纠的一片忠心 。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
齐王终于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任命管仲为相 。管仲整顿内政、开发资源、发展农业,很快就使齐国强盛起来,当上了盟主 。
有志者事竟成
解释:
有志气有毅力的人,最后一定能把事情作成功 。
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读书人,名叫耿弃 。从小就认真学习兵书,演练武艺,立志将来为国家效力 。由于耿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屡建战功,很快就升为大将军 。
一天,耿向皇帝要求带兵北上,平定割据势力 。皇帝听了很高兴,但觉得这很困难,不易成功 。耿奔说:“大王,只要我们立定志向,坚持不懈,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皇帝答应了 。耿拿率兵北上,运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连战连胜,很快就平定了一大部分割据势力 。接着,耿身又率领大军向军阀张步盘琚的地盘推进 。双方在临淄摆开了阵势,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杀得天昏地暗 。这时,一支箭突然直飞过来射中耿弃大腿,他拔出佩剑,砍断箭杆,继续作战,把张步打得大败而逃,他才想起腿上还有一枚箭头 。
皇帝称赞耿拿说:“将军以前提出的计划,我还担心难以实现,但你终于做到了 。这正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大义灭亲
解释
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应得的惩罚 。
故事:
春秋时,卫庄公去世后,由大公子继承王位 。这位新的卫王性情懦弱,而他的弟弟州吁却骄傲自大,野心勃勃,总想夺取兄长的王位 。
有一天,卫王出访,州吁偷偷在途中刺死了兄长,却向大臣和百姓说:“卫王害急病死了,由我继承王位 。”
州吁当上卫王后,便要攻打邻国,大臣和百姓都反对 。州吁忙与他的亲信石厚商量 。石厚说:“我的父亲石猎德高望重 。如果大王请他出山,大臣和百姓们就不敢乱动了 。”
石错对儿子石厚助纣为虐、欺凌百姓的行为十分不满 。见儿子奉州吁之命来请,就坚决推辞了 。石厚无奈,再三请教安抚民心之策 。石错对石厚说:“诸侯国的王登位要得到周天子的允许 。如果州吁得到周天子的公开承认,百姓就会服从 。这样吧,周天子最信任陈王,你和州吁去拜望陈王,请他说说情吧 。”
其实石错早已写好一封信,差人暗地送给陈王,信里说:“卫国不幸,出了两个大逆不道的贼子 。但我年纪大了,没有力量惩治他们 。请为我主持正义,帮我除掉这两个恶人吧!
州吁和石厚到了陈国 。陈王就派人拿出石错的信件大声宣读一遍 。这时候州吁和石厚才知道上了石错的当,只好低头认罪了 。石错为了国家利益,不徇私情,惩罚州吁和石厚,这种大义灭亲的故事,流传千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