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老师的金句赏析 赞美老师的名人名言( 二 )


来时的路 , 去时的路 , 都在唐朝 。后来我才知道 , 这个去山中寻访隐者的诗人 , 果然与佛结缘 。他叫贾岛 , 年少落魄时 , 在唐朝某个不知名的寺院出家为僧 , 法号无本 。所谓无本 , 即无根无蒂、空虚寂灭之意 。有时候 , 一个名字 , 都会注定一生的命运 。他虽喜禅佛清净 , 又难忘红尘中蝶满枝头的春天 。他是个诗痴 , 常常因了诗中的字句 , 苦苦冥思 , 斟酌不定 。
据说 , 当年贾岛在一个月夜 , 骑一头瘦驴去长安城外拜访友人李凝 。清夜之景 , 让他起了诗心 , 即兴吟了一首《题李凝幽居》 。当他吟到“鸟宿池边树 , 僧推月下门”这一句时 , 不知“推”和“敲”哪个字更妙 , 在驴背上反复思索之际 , 撞上了京兆尹韩愈的车队 。韩愈是当时诗坛的风云人物 , 惜才如命 。得知眼前这位年轻的僧者 , 是个爱诗之人 , 便对他提议“敲”字更佳 。贾岛也因此受韩愈知遇之恩 , 开始走进了长安诗坛 , 负有才名 。
他还俗 , 脱下僧袍 , 成了一个儒雅的书生 。得韩愈鼓励 , 他参加科考 , 却屡试不第 , 终究也只是长安城里 , 一个落拓的诗客 。他和友人孟郊、韩愈酒中寻雅 , 后来二人先后病故 , 只留下贾岛 , 独自一个人常常醉倒在长安古道某个阑珊的角落 。其实 , 自古文人墨客的故事大都相同 , 多是不受君王赏识 , 满腹才学却落魄不得志 , 只得踌躇旷野 , 浪荡江湖 。坚定之人 , 继续留在京城 , 为圆一场宏伟的心愿 , 付出青春的代价;灰心之人 , 选择归隐山林 , 种一树梅 , 植一株柳 , 养只野鹤 , 相伴老去 。
多么简单的人生 , 当你觉得乏味的时候 , 是你还没参透命运的玄机 。当你觉得布衣素食 , 是人间最美妙的清欢 , 这时的你 , 已经明白阳光下并无新鲜之事 。贾岛这一生 , 为僧不免思俗 , 为俗又难弃禅心 。枯寂的禅房生活 , 让他总想起京城的繁华 。而身处闹市 , 他又会怀念山林寺院的清净 。那一年 , 他寻隐者不遇 , 归来之时 , 是否被乱花迷了双眼?不然 , 柳畔的轻舟 , 又怎会过了万水千山?
贾岛终究还是迟了一步 , 被抛在红尘 , 潦倒一生 , 用尽才华却也只谋得官微职小 , 禄不养身 。身死之日 , 家无一钱 , 只有一头病驴、一张古琴 , 和他一起葬在某个城郊的山丘 。记得的人 , 也许很多 , 却终究也只是一场追忆和悼念 。我曾经在阳光下 , 将纸撕碎 , 从高高的楼层往下洒落 。看小纸片在风中缓缓纷飞 , 像一只只白色的蝶 , 寂寞凄美 。如今 , 年华在风中远去 , 走得那么彻底 , 连纸屑都没有 。
无论时光走得有多远 , 无论我们是否已经将自己丢弃 , 但是一切都还在原地 , 花在春天绽放 , 水在夏天澄净 , 叶在秋天飘落 , 雪在冬天纷洒 。我只是一只假装忙碌的蝼蚁 , 或是强颜欢笑的花朵 , 尝尽风尘 。不是因为我淡漠 , 只是流年如风 , 我顾不得那些摩肩擦踵的人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