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如山倒,人多也无用,闯王李自成是如何一步步被清军打趴的?( 二 )


此时,李自成的大顺拥兵近百万,而关外的清军,满、蒙、汉八旗兵总共不过20万 。
可是,仅仅1年后,李自成就兵败身死 。
李自成,为何败得如此之快呢?
背对虎狼

兵败如山倒,人多也无用,闯王李自成是如何一步步被清军打趴的?

文章插图
攻入北京后,大顺军控制了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陕西、河北、山东、湖北大部,总兵力近百万之众,实力雄厚 。
李自成把四川一带的张献忠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南明尚未建立)为主要竞争对手 。
李自成将打击目标放在武昌左良玉与四川张献忠身上,调集兵力讨伐 。
对于北面,李自成的计划是:招抚吴三桂,并令吴三桂入京,会合黎田玉等部,进攻张献忠,而只令居庸关归顺的唐通率8000军接管山海关!
可以说:李自成几乎完全忽视了北面的满清 。
可怕的是:满清,为了这一刻,等了数十年!
此前,满清的战略是“伐大木” 。几次入关,都以掳掠为主,目的正是为了削弱大明,动摇、瓦解其根基 。
如今,大木已倒,满清得偿所愿,自然要重兵出击!
四月初九,多尔衮率满、蒙、汉十余万大军开始进军 。
当时,满清并不知吴三桂立场,企图绕过山海关,从蓟州、密云入边,直取北京 。
兵败如山倒,人多也无用,闯王李自成是如何一步步被清军打趴的?

文章插图
在皇太极时代,清军走这条路线入关“伐大木”,可谓轻车熟路 。
四月十三日,洪承畴提出:应该趁李自成在北京立足未稳,抓紧时间,辎重在后,精兵在前,“计道里,限时日”,快马加鞭,袭击李自成 。
同时,满清连续发布命令,严明军纪:此前,我们是去敌国劫掠,如今,我们是去征服!明国子民,今后“为我所有”,不得伤害!
可以说,不管吴三桂的立场如何,满清都已经集中主力,准备入关了!
山海关决战:仓促决战就在洪承畴提议快马加鞭,急袭北京的同一日,招抚吴三桂失败的李自成发兵山海关!
十五日,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请兵书后,立刻改变方向,疾驰山海关!
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带去的兵力,史书有争议,一说十余万,一说六万,但无论多少人,很显然,李自成并未意识到:这是决战!
这是李自成此后连战连败的常见原因:尽管总兵力占绝对优势,但在决战战场上,其兵力总是不占优势!
四月二十一日,清军在一片石击败唐通,大军进至山海关 。
而李自成军,由于行动“正常”,当日才抵达山海关,准备攻城 。
此时,大顺军兵力不占优势,又前有坚城,战场态势已经不利!
这是大顺军此后连续失败的又一表现:机动力不如人,往往后发先至 。
兵败如山倒,人多也无用,闯王李自成是如何一步步被清军打趴的?

文章插图
李自成攻山海关一日,不克,又见清军抵达,遂仓促转取野战 。
次日,李自成列一字长蛇阵,以保护防止清军袭其侧翼 。
决战开始,清军以吴三桂先行决战,以疲劳大顺军 。主力鳞次于后,暂不发动 。
双方力疲之时,大风突起,清军趁势自吴军阵右杀出,猛攻大顺军主力 。
大顺军伤害惨重,15位将领战死,大败而回!
失去组织、一溃千里清军取胜后,多尔衮以1万八旗补充吴三桂,令吴三桂为先锋,继续追击李自成,自率大军进军北京 。
李自成败退后,连兵18营,与吴三桂作战,再次大败 。
无奈之下,李自成仓促称帝,退出北京 。
多尔衮严令吴三桂不得入北京,继续追击 。
李自成四月三十离开北京,五月初二败于保定,初三败于定州,初四败于真定,初五,李自成合营死战,再次惨败,李自成坠马而走,极其狼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