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鉴赏分析 水调歌头诗词鉴赏( 二 )


上阙从天上之事开始写起,在最后写到人间,便为下阙的议论做好了准备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圆月让人想到了家庭的团圆 。家庭的团圆是众多人向往的事情,但也有很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团圆的日子不能回家与家人团圆 。为什么会有人“照无眠”呢?便是因为分别 。此时的苏轼是这样的,苏辙也是这样,同样还有很多像苏氏兄弟一样的人,他们整夜因为思念无法入眠 。词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 。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 。
此时苏轼转而一笔,写下了更有哲理的一段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 。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概括 。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 。这也表现了苏轼乐观豁达的心态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美好的祝愿 。即便家人分隔两地,但天上的明月就在那里,大家可以通过这一轮明月传情,将彼此的心连在一起 。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将人间最美好的祝福传递给大家 。苏轼借鉴了前朝优秀文人的作品,总结了这句千古流传的佳话 。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全词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 。从天上到人间,从个体到整体,从消极到积极 。苏轼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