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谷雨的名句 关于谷雨的古诗有哪些( 二 )


其实,这一候的主要意义是在于,提醒人们,戴胜鸟降落在桑树上,则蚕宝宝要降生了 。而桑蚕都关系到古代的国民生计,也非常重要,因此人们很重视这个现象,自然也就有资格进入节气三候了 。
伤春时节至于标题中说,谷雨是伤春的好日子,又有什么道理呢?
因为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六娃,也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半个月之后就要立夏了,古代文人都有伤春悲秋的传统,伤春伤的是什么?是百花凋零,春光易逝,谷雨是春天的尾巴,诗人们有一个算一个,都要抓紧这最后半个月,好好把春伤一伤 。
前面说了,浮萍生是谷雨的物候,也是晚春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巧了,浮萍这玩意儿漂浮在水上,就很容易给人一种漂泊不定的感觉,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那些在外漂泊的游子、或是生活在乱世的文人,敏锐地捕捉到了浮萍这一特点,开始大做文章,前面那句“风起于青萍之末”就出自宋玉的《风赋》;
王勃同学《滕王阁序》那句“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把浮萍的漂泊感诉说得淋漓尽致,还由此诞生了萍水相逢这个成语;
杜甫老师《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二首》说:“漂泊犹杯酒,踌躇此驿亭 。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 。”
杜甫虽然不是生活在真正意义上的乱世,但那时候的唐朝也真是不能再乱了,杜甫又是一个一生贫苦、四处漂泊的人,独在异乡为异客,几杯酒下肚,有生如浮萍之感,就再正常不过了 。
牡丹花也是谷雨节气的重要物候,唐朝时牡丹可谓国花,人们把杨贵妃比作牡丹,雍容富贵,刘禹锡作《赏牡丹》诗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都是赞牡丹之美;王维也写过一首《红牡丹》,前两句写:“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红花绿叶,娇艳可爱,这是花开时的美,可是后两句王维老师又开始多愁善感了,写道:“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花开时那么美,花谢了怎么办?
红颜易老,春光易逝,春光啊春光,你可懂牡丹的心,你又懂不懂我的心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