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民说: “保健品不能添加药物成分主要是其‘身份’不允许添加,而非添加的药物有问题 。但也不能因为药物安全有效就可以随意添加 。例如鸦片,在医学正常使用范围内它是很好的麻醉药品,而一旦过量使用,它就成为毒品 。盐酸西布曲明也是一样,每日摄入超过10毫克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就大了,简直可以称为毒 。”而根据这批减肥产品的使用说明,从服用剂量上看,“冬瓜腩”的用法是一日两粒,两粒总计含有盐酸西布曲明28.56毫克 。荷叶清脂素,每粒含有盐酸西部曲明 22.86毫克 。如果按照每天用量不超过10毫克的标准计算,这些服用者,实际每天的盐酸西布曲明用量,差不多都在两倍以上 。彭祖贵医生称,他的一个患者,曾经服用一种合格的减肥药,主要成分为西布曲明 。但是由于她减肥心切,每天超剂量服用,结果导致了急性肝萎缩,后来导致了精神障碍 。由此可见,超量服用西布曲明对人体的伤害 。
也就是说,这些减肥产品至少存在两方面问题:一,在保健品中违规添加药物成分;其二,添加的盐酸西布曲明成分严重超标 。
10多个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无精神病史、滥用药物史、入院前起病快,病情急,停服减肥产品之后情况迅速有所好转———拿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析测试中心出具的权威报告,结合自己的临床病例,彭祖贵副教授长长吁了一口气 。“看来我的直觉是对的 。这些减肥产品果然有问题 。”这些成分不明的减肥产品中的超标的西布曲明,让人有理由相信是患者急性精神病发作的直接原因或者诱因 。
特别提示 减肥产品中的兴奋剂
北京康比特运动营养研究所的王橹教授介绍,减肥产品中的兴奋剂通常分为四大类 。分别是安非他命类、麻黄类、利尿剂类、苯丙胺类 。从检测结果为“氯胺酮”阳性的结果上看,这些减肥产品也许含有苯丙胺类兴奋剂 。苯丙胺可以对人体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抑制作用,而对饱食中枢没有作用,结果使用者的摄取食物欲望得到抑制,可以较长时期没有饥饿感 。另外,苯丙胺能增强使用者的活动性,消耗大量的能量 。这样,使用者体内的脂肪细胞可以逐步消耗,达到减肥降低体重的目的 。研究表明,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后最常出现的后果是精神病样症状 。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甲基苯丙等可以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直接的损害作用,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出现急慢性精神障碍 。
紧急查处“减肥果”
国家药监局26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查处市场上近日出现的一类名为“减肥果”的减肥胶囊 。国家药监局公布的黑名单中包括5种“减肥果”产品:
广州有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养生有方减肥果”;香港巴沙健康品研究有限公司生产的“巴沙减肥果”;重庆市默格医药营销中心生产的“宣姿TM减肥果绿色瘦身胶囊”;海南中兴天然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乐采减肥果绿色瘦身胶囊”;广州市燕香生物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减肥果绿色瘦身胶囊” 。
- 利比亚当初的新闻发言人穆萨·易卜拉欣现在如何了?
- 如何评价2018年一月新番《小木乃伊到我家》?
- 减肥新招 早餐吃两个鸡蛋
- 淘宝新店先开直通车还是先补销量?怎么补单效果好?
- 淘宝老店新开怎么弄?如何起步?
- 女性减肥新玩法健康苗条好身材
- 腹式呼吸减肥法 加快新陈代谢
- 最新发现 跑步能够抑制食欲
- 新型健身减肥法 只需花10分钟
- 减肥运动新宠热瑜伽快速排毒减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