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zhi为何要赐死风姿绰约的姐姐高阳公主( 四 )


李世民如获至宝 , 不但将其书收入皇家藏书阁 , 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 , 先是赐“物万段” , 而后又调高了李泰每月的用度 , 甚至高过了太子的规格 。
受到了威胁的李承乾 , 谋划派人杀掉李泰 , 但没有成功(“又尝召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 , 深礼赐之 , 令杀魏王泰 , 不克而止”) 。便又勾结汉王李元昌(李渊第七子)、城阳公主的老公杜荷、陈国公侯君集等人 , 打算走李世民的老路 , 先下手为强逼宫上位 。
结果 , 犯案被抓的太子卫士纥干承基 , 为了保自己小命将李承乾谋反的计划和盘托出 。参与谋反的汉王李元昌被赐令自尽 , 杜荷、侯君集被杀 , 太子李承乾被废为庶人 。(“废承乾为庶人 , 徙黔州;元昌赐令自尽 , 侯君集等咸伏诛 。”)
太子被废后 , 魏王李泰变得炙手可热 , 身边迅速聚集起了一票政zhi人物 , 宰相刘洎、岑文本、房遗爱、杜如晦之弟杜楚客、柴绍之子柴令武都是其入幕之宾 。
李泰也觉得太子之位非其莫属 , 因为他虽只是李世民的四子 , 但却是长孙皇后所生 , 在嫡子中位列第二 , 地位高过庶出的三子吴王李恪(母为隋炀帝之女杨氏) 。
这时 , 如果李泰继续保持自己文风斐然的人设 , 说不定真就当上太子了 。可惜志在必得的李泰膨胀了 , 居然跟老爸玩起了心眼 。
一次 , 他跟李世民说道:“如果我继承大统 , 百年之后将杀了自己的独子 , 传位给弟弟晋王李zhi” 。(“臣唯有一子 , 臣百年之后 , 当为陛下杀之 , 传国晋王 。”)
李世民一听心里想 , “都是千年的狐狸 , 你跟我讲什么聊斋呀” 。这小子心思太深 , 不可信 , 如果他当了皇帝 , 估计李zhi哥几个都没好儿 。
就这么着 , 在一边悄悄躲着的晋王李zhi成了太子 , 而站在李zhi背后的 , 正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
其实李世民心里 , 太子人选并不只有李泰和李zhi 。
当李世民幽禁了李泰后 , 曾担心李zhi太弱 , 做不了好皇帝 , 便对长孙无忌说道:“你劝我立稚权(李zhi)为太子 , 稚奴懦弱 , 恐怕不能守的住国家 , 吴王李恪英武之风很像我 , 我想立他为太子 , 如何?”
(上疑太子仁弱 , 密谓长孙无忌曰:“公劝我立雉权 , 雉奴懦 , 恐不能守社稷 , 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 , 我欲立之 , 何如?”)
长孙无忌马上表示坚决反对 , 李世民不无揶揄的说道:“是因为李恪不是你外甥吧?!”(“公以恪非己之甥邪?”)
这话其实已是诛心之言了 , 但长孙无忌也是千年的老狐狸 , 没接话茬儿 , 而是悠悠说道:“太子仁厚 , 乃守成之君;如此重要的位置 , 怎么能随便改变?希望陛下深思熟虑 。”
(“太子仁厚 , 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 , 岂可数易?愿陛下熟思之 。”)
正因为有前面这些曲折 , 李恪一直都是长孙无忌心里的一根刺 。尤其高宗继位后 , 李恪作为兄长 , 收开府仪同三司 , 官拜司空 , 授太子太师 , 这愈发让长孙无忌忌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