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县文教局组织文化馆,剧团音乐工作者李兆益、梁生安、杨邦彦等,花费一年时间,对淮红剧音乐,再次进行挖掘整理(省文化局前曾派员两次来宿挖掘整理淮红戏曲牌,可惜的是他们整出的曲牌和唱本,在“文革”中均遭到焚毁),研讨其唱腔、伴奏特色,并在《插路标》、《出礼》、《二憨送布》等剧中,加以实践,使原有曲牌有了新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县京剧团也于1983年用淮红剧曲调,移植到花鼓戏《家庭公案》中去,作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淮红戏已有二十多个唱本参加省、市级汇演和展演获奖 。通过数代人的努力,淮红戏具备了地方戏曲剧种的各项条件 。同时,淮红戏中的曲牌(旱船调)在宿迁、沭阳、泗洪、淮安、涟水、灌南等县广泛流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特别是旅居海外的宿迁老一辈华侨对淮红戏唱段十分喜爱,省、市报纸、电台多次予以报道,江苏省戏曲志将淮红戏列为原淮阴地区流行的七大剧种之一 。
【委婉缠绵的戏曲淮红剧】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对淮红戏的挖掘、培育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已挖掘传统小戏(折子戏)、坐唱、说唱等多种淮红戏表演形式 。2005年元月,在市的委员会扩大会期间,宿豫区组织的“山魂水韵”大型文艺演出中,用淮红戏曲调演唱《说宿豫,唱宿迁》获得观众好评 。对弘扬这一地方戏曲曲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 历史最久远的广州方言文化——粤语
- 带你了解南昌的宗教信仰
- 你所不知的哈尔滨酒桌文化
- 历史悠久的贵州历史文化
- 人到中年,频繁出差,如何通过饮食与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 呼和浩特主要使用的方言:蒙古语
- 有哪些明星表面演艺事业不太如意,其实副业做的风生水起
- 轻清绵软的宁德方言文化
- 细数历史上的陕西名人有哪些
- 为什么感觉中国女排的身高在排球界排diyi为什么这么高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