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源自哪里 为何说地上文物看山西?( 二 )


云冈石窟(北魏)大同市
华严寺(辽代)大同市
佛宫寺释迦塔(辽代)朔州市
悬空寺(北魏)大同市
雁门关(明代)忻州市
五台山(唐代)忻州市
乔家大院(清代)晋中市
平遥古城(西周)晋中市
尧庙(晋)临汾市
关帝庙(隋)运城市,鹳雀楼(北周)运城市等 。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
云冈石窟是全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气势雄伟;五台山是中国五大佛教圣地之一,寺庙群集千年之萃 。
太原的晋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他的母亲邑姜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 。祠内有形式多样的古建筑荟萃,其中难老泉、宋代彩塑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 。
乔家大院,晋商文化的代表,更是山西民俗文化的典范 。
著名的应县木塔,完全是木质结构,没有一颗铁钉 。地震、洪水、战火都没有摧毁它,不能不称之为奇迹 。
仅举几例,我们就强烈地感受到了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 。
而能够保留这样多的地面文物,也是与山西的历史渊源、民族融合、富可敌国的晋商、山西的地理形势等都有关系 。
山西是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融合区 。两晋时期匈奴人的汉赵,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族的北魏,五代时期的沙陀人之后唐,后晋,后汉,以及蒙元帝国等各个政权,他们或是发迹于此,或是在此建都,所以免不了在此大兴土木 。佛教的兴盛使得大量的寺庙,造像,石窟被营造起来,具有代表性的云冈石窟以及留存众多的佛寺就是最好的例证 。
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大院、皇城相府为代表的大大小小的宅院得以兴建,并且长期处于有人居住的状态,大多得以完好保存至今 。
山西地处北温带,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山西古建文物多以土、石、木为主材,风格敦厚朴实,细节又繁复精妙,良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文物保存 。
加上太行、中条、吕梁等山岭纵列,黄土高原深沟高台密布,让众多文物得以避免战争涂炭 。
除此之外,山西还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曲艺等754项非物质文化项目 。
山西人自诩:“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五千年中国看山西”,不是没有道理的 。
所以地上文物看“山西”实至名归 。
中国文明,或者说华夏文明遗迹,目前有史可考、有文物证明的,在山西、陕西、河南一带分布最多 。
山西被称为“表里山河”,东西有太行山、吕梁山相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区 。
在冷兵器时代,山西的地形显守难攻 。所以历次大规模的动荡与战争,山西往往受到战火涂炭会轻一点 。于是有“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之说——别的地方战火涂炭,民不聊生,人口减少,只有山西相对稳定平安,人口保持了一定的数量 。到和平到来,需要人口恢复生产,就从山西移民到别的省区去 。洪洞,是移民的出发点之一 。
人口能够保留,建筑也保留了不少 。比如著名的应县木塔,完全是木质结构,没有一颗铁钉 。它能够不毁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当然是一个奇迹;而一千年岁月悠悠,居然没有被战火损毁,也不能不称之为奇迹 。
像应县木塔之样的地面文物,在山西是很多的 。所以山西人自诩:“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五千年中国看山西”,不是没有道理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