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病?( 五 )


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 。
注意——握手 , 拥抱 , 礼节性亲吻 , 同吃同饮 , 共用厕所和浴室 , 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
因此 , 几乎所有人群都普遍易感 , 而其中的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
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 。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 , 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 。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 其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 , 无压痛 , 无粘连;③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
当前 , 艾滋病虽然仍是医学难题 , 难以治愈 , 但是它是可防可控的 。
艾滋病 , 是由病毒感染造成的 。几十年了 , 没有人研究艾滋病疫苗 。现在的新冠病毒一下就有疫苗了 。不清楚 , 同样是病毒 , 怎么就没有人研发艾滋病疫苗 , 造福人类?!
艾滋病是一种可防可控但不可治愈的传染性疾病 。第一:可防可控性决定了这个疾病的主观性 。从大体方向出发 , 只要人群能够从传播途径上切断 , 达到开环状态 , 那么这个疾病是完全可以被消灭的 。从预防医学的角度思考 , 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规律可归纳为传染源(-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 , 易感人群 。针对传染源--艾滋病病毒 , 这个病毒已经存在自然界 , 必须在哺乳动物体内寄存才能生存 。所以它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我们可以从中进行干预的 。
(1)针对性接触传播这一途径 , 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传播 , 都存在血液、体液、精液等体液感染的风险 , 性生活活跃的青壮年应该做到固定健康的性伴侣 , 坚持佩戴安全的避孕套 , 做到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 。
【艾滋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病?】(2)针对血液传播这一途径 , 普通老百姓做到不与他人共用注射针头输血输液 , 不去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诊所或者非法行医地点进行就诊 , 避免出现共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等情形 。特殊职业风险的岗位必须时刻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 做到风险精准防控的准备 。
(3)母婴传播这块主要有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评估 , 切忌不可擅作主张 , 牵连无辜人员 。
(4)做到上述防护举措的人群 , 基本上也不属于易感人群了 。
第二:从临床医学的角度出发 , 艾滋病病毒是不可能被根治的小强 。因为目前科学技术的限制 , HIV病毒的可变异性等多方面原因 , 医学上尚未能制造出彻彻底底杀死艾滋病病毒的药物 。很多时候 , 经过一定的潜伏期 , 当个人免疫力低下 , 体内的NK细胞无力巡逻 , 无法清除体内患有艾滋病病毒的异样细胞 , 这个时间段 , 艾滋病病毒就会抓住时机 , 大肆繁衍生息 , 扩充兵力 , 导致机体免疫防线一步步溃败 , 体内本来被压抑住的有害病菌趁机加入艾滋病病毒的战队 , 一起击败体内的免疫细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