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智取生辰纲为何破绽百出?( 七 )


咱先说刘唐,他和晁盖并不认识,他冒险来找晁盖商量劫生辰纲,只不过就是听说晁盖讲义气,人要是不被生活所迫,谁肯把自己的生死交给陌生人,在被雷横当盗贼抓了之后,多亏晁盖机警才得以脱险,但是为了十俩银子,不惜再次冒险去和雷横讨要,可见当时的刘唐生活窘迫到什么地步 。到了不打劫就无法生存的地步 。
再说晁盖虽然有一定的家产,可是也难以招架像雷横这种官差,他们误良为盗,变相捞钱,吃拿卡要,如果晁盖是安善良民,用不了多长时间也会变成穷光蛋 。
白胜和阮氏三雄都是穷人,吴用一个才能卓越却郁郁不得志的穷书生,高球之流把持朝政,没有上升通道,都过得不怎么好,所谓穷则思变,所以一拍即合,挺而走险 。在抢劫过程中,吴用的计谋天衣无缝,把警惕性很高的杨志骗得团团转,乖乖的让杨志把生辰纲交出来,众好汉得手 。
在这次抢劫过程中,晁盖、吴用的指挥才能得以施展,在短短的时间里,几个交情不深,有得甚至不认识的陌生人相互配合,完美的完成了抢劫任务,可谓经典 。至于最后被破案,那只不过是作者为上梁山埋下的伏笔罢了!
小说《水浒传》当中“智取生辰纲”应该算是家喻户晓的一段故事,也是水泊梁山发展史当中的“重要事件”,奠定水泊梁山“晁盖时代”的一个关键事件 。
但是,小说当中“智取生辰纲”这个故事本身就“疑惑重重”,而吴用的“智取”谋划也是漏洞百出 。但是也就是有着这些疑惑和漏洞,才成就了晁盖一伙“落草为寇”的“理想” 。如果这个案子吴用真的神机妙算,案子干的天衣无缝的话,大概也就是又多了几个“富豪”而已 。
所以,疑惑和漏洞是这个故事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其目的无非就是想给晁盖一伙上梁山找个无法推脱的“理由”罢了 。
关于“智取生辰纲”这件事的起因就是一件极其荒唐:几个相互之间并不熟知的生活环境迥然不同的人,轻易地就合起伙来干一件风险极大的掉脑袋的“泼天大案”,这是不和情理的,也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发生的事 。
首先,劫取生辰纲的一前一后两个发起人赤发鬼刘唐和入云龙公孙胜对晁盖最多是“久闻大名”,也只能是“久闻大名”而已 。为什么千里迢迢的“给晁盖送一套富贵”?他们凭什么判断一个家财颇丰,衣食无忧,一村之望的晁保正就在身体里流着“强盗的血液”?
更为疑惑的是刘唐和公孙胜居然也不认识 。最终纠集在一起干这个勾当的八个人是来自五个不同的地方:晁盖和吴用来自东溪村,刘唐来自河北,公孙胜是游方的道士,阮氏三兄弟来自石碣村,白日鼠白胜来自黄泥冈附近的安乐村 。八个来自五个地方的并不熟悉的人迅速的达成一致,合伙抢劫?
第二,在没有任何的关于押运生辰纲的确切的可靠的具体信息,仅仅知道“必然路过黄泥冈”这么一个“消息”的情况下,吴用是怎么做出“干这件大事需“七八条好汉”的这个结论的?谁来押运,有多少人押运,用什么交通工具等等一概不知,吴用的“妙计”哪来的底气?
接下来说说吴用的“妙计”当中的漏洞 。其实吴用的计策,除了专门害人的阴谋之外,正,拿的出手的计谋,很少没有漏洞的,并且都是“致命的漏洞” 。智取生辰纲也是如此 。
这个用蒙汗药麻烦罪案对象的手段在那个时期应该算是“司空见惯”,所有开黑店杀人越货的家伙都会这一套 。这不算是什么独创 。在这个计谋当中最值得喝彩的不是计谋本身,而是白胜的表演 。而在表演之前的一些安排看似那排周密却是致命的漏洞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