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养育孩子?( 五 )


生活的趣味就在于挑战自我 。面对困难勇往直前 。
《自卑与超越》是一本心理学的著作,对家长、老师、医生、警察,心理研究者,有自卑情结还有想提升自我的人都是极佳的入门读物 。没有深奥的理论,没有晦涩的语言,通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如何让一个孩童成为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的人 。
在阿德勒的眼中,婚姻爱情友情本质上都是一种合作关系 。家庭关系最重要,家庭成员中的互相平等互利合作关系最重要,母亲与孩子的相处和引导最重要,夫妻之间和谐互助的关系最重要,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或者忽视都会引发孩子成年以后的各种心理问题,至少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医生会追问一个人的早期回忆并进行分析了 。因为那是一个人长大后对自己生活观的总结,是他(她)对自己早期生活的解读 。这个记忆指儿童生命最初的4到5年 。
在这里要说一句的是,阿德勒、荣格都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都深受其影响,只不过后因观点分歧而分道扬镳 。因为阿德勒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弗洛伊德还为此写过抨击内行型人格缺点的书 。不过,现在医学证明,内向的人善于深度思考,行动谨慎,其实还是有许多优点的,与外向的人不分伯仲 。
说这个主要是因为书中也提到了梦 。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阿德勒没有把性和梦过分连接,而且他在书中多次讲到的是不管是对孩童还是青少年,传授性知识和科学都不要太早,而且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接受程度来讲 。而且性是严肃的事情,也不适合课堂讨论,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对孩子的观察和发育情况适当引导,过犹不及 。
阿德勒认为梦是自我欺骗和自我麻痹,是心灵的自我安慰 。梦中出现的场景多反映的是摆脱现实的渴望,是对现实符号化的解读和再创造 。我们不能过多依赖梦,最重要的还是努力面对现实,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
书中最重要的结论就是合作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合作,没有对他人和社会发生兴趣,那么十有八九这个人就是失败的,无法在社会立足的 。人在社会本质上就是需要贡献力量的社会一份子,如果不能产生价值,也必然会被社会淘汰 。个人在社会的碾压和遗弃下自然备感压力,如果不能学会贡献社会自然无法生存 。本质上是由生存的严酷所决定的 。
因为合作的关系如此重要,一个孩子生命之初最重要的学习对象就是母亲 。母亲也是孩子第一个合作对象 。比如吃奶就是一种合作,如果目前抱孩子的姿势不对,那必然孩子没法配合,合作必然失败 。而且母亲还需要在6、7岁以后把孩子的兴趣引向父亲和其他合作对象,并对周围的生活和他人产生兴趣,以避免恋母情结等的产生,防止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 。同时在多子女家庭要保持平等,避免过度竞争,加强合作,不溺爱,不忽视任何孩子的感情 。同时也要处理还夫妻关系 。所以母亲的责任任重道远 。
一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漠不关心,原因只有两个,她自己无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合作,她与别人的合作也很糟糕,比如无法处理工作关系,家庭关系中的矛盾等等 。也或者她有心理阴影,所有这一切也要看她最初生活的印象,根据回忆来分析 。人们常说的因果和报应甚至也可以拿到这里来做对应说明 。其实是一种行为方式的复制,没有改进的行为方式的再模仿 。
所以,早期的童年生活太重要了 。不溺爱,不忽略,让孩子能够学会表达自我和与人合作,这就是最重要的育儿之道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