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用户量十分庞大,为什么还使用MySQL数据库?( 二 )


如果你对学习人工智能和科技新闻感兴趣,欢迎订阅我的头条号 。我会在这里发布所有与科技、科学以及机器学习有关的有趣文章 。偶尔也回答有趣的问题,有问题可随时在评论区回复和讨论,看到即回 。
(码字不易,若文章对你帮助可点赞支持~)
看了这么多回答,作为一个当时参与阿里去lOE过程的人,聊聊个人看法 。
阿里在定下2014目标上市时,内部就开始发起去IOE运动,2013年收尾 。全球上市意味着要经过全球检验,要合法合规(至少大面上要这样) 。首要过的,就是专利(如现在高通,每部用它专利的手机都得给它交钱) 。随阿里商业化程度的进行,马云就放眼全球 。当时核心诉求是,可控性(不能将自己的咽喉放在别人的手上) 。记得我当时还问过为什么会发起这么大成本的去IOE化,得到的回答是IOE不可控(比如orocle,发生一个问题可能几天之后才得到响应,对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从互联网商业角度来讲,钱不是关键的,时间、流量才是王者 。互联网服务要求稳定、快速解决大于一切 。这也是现在分布式的核心诉求(大数据也是)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比如互联网企业前期大部分是巨额亏损的(如BAT,滴滴,共享单车…),它们要的是快速占领市场 。在此前题下,lOE,有两大致命伤:
1,出问题后解决的效率太低(lOE作为稳定性产品,更新节奏是比较慢的,并且因为不开源,意味着它是黑箱,遇到问题你连找临时解决的方案都很难,等到厂商问题解决,黄花菜都凉了),
2,不可控 。互联网是快速试错的过程,今天稳定的东西可能明天就满足不了需求了 。指望厂商跟进,就会错过大量的时机(这也是现在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和各大互联网企业投入巨大资源自研的原因) 。数据库作为互联网核心部件(数据就是金钱),命脉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开源推进了现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技术不再是少数企业的专利,开源能集结全球人才的聪明才智,能够快速解决问题,而不是局限于等待少数人去改变 。开源意味着可预测,可控制、可把它作为基础发展为最适合自身业务的东西 。
其它:1,免费,降低成本 。2,可研究,人才众多 。3,实时大数据,批量 。
现在各大互联网公司已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已经在开源基础上研发了大量的定制数据库 。
从创业起步时角度来讲,确实能省一些是一些,MySQL够用了 。发展大了之后,做分布式集群话,稳定度和速度、灵活性都大大大于lOE,lOE也就没那么必要了 。4,去lOE还能大幅度培养自己的技术团队,拓展未来的想象力,何乐而不为 。
反之,看先前和现在的国有企业(如银行),动不动就停机维护,以前转个帐都要24小时甚至更长(因为它们是垄断,它们不缺钱,一体化都是最高端的lOE服务,所以我们无可奈何)
,这种情况若发生在互联网身上,那可能就是生死攸关的事情——用户的敏感度大大大于传统的企业 。
从上情况可知,选择去lOE是必然,甚至,互联网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自研是必然(自研当然需要建立在合法合规上) 。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3个最重要的:1,企业架构(自动化机器)2,法律风险(投入比会大大增加,比如现在华为遇到的情况)3,门槛(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
个人浅见,共同交流 。
Facebook最初诞生的时候并不是大公司,所以整个数据底层都是放在MY SQL上,因为MY SQL不需要授权费,对facebook是最划算的,而在发展壮大后,MY SQL同样够用,当然会一直用下去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