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怎样引起的?( 二 )



致病病原体:人类肠病毒是手足口病的致病病原体,可分为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非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最先发现的人类肠病毒,可谓臭名昭著,它可致小儿麻痹症 。而引起手足口病的人类肠病毒则通常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病毒71最为常见,它们属于非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对较轻 。

治疗:对于已经患病的儿童,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综合评估病情并作出合理规范的诊疗,以防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预防:目前并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 。卫生措施是有效的防御肠病毒传播的手段 。如:1、洗手:包括家庭成员以及接触看护儿童的各类人员 。可有效预防肠病毒通过家庭成员、学校同学、呼吸道等途径的传播 。2、对于饮食卫生要格外注意,避免不洁饮食、避免变质食物饭菜,尤其儿童喂养过程中更应注意卫生 。3、避免接触高危人群和人群密集场合 。4、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增强防御感染的能力 。
【#家有萌宝之医生奶爸成长记#声明:本文仅供科普学习之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过程 。?若有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
全面解读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

手足口病是怎样引起的?

文章插图
多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前者引起的手足口病一般比较轻微,不涉及神经系统和心脏,多可以在一周内自愈;后者则有发展成重症甚至造成死亡的风险 。
6月龄~5岁的婴幼儿 。
每年的4~6月份 。
1、隔绝传染源
在手足口高发季节,日常生活中需要给宝宝做好防护,隔绝传染源 。避免宝宝与患儿或者患儿家属接触 。
手足口病是怎样引起的?

文章插图
其次,在高发时期,尽量减少带宝宝去人流量较大尤其空气不太流通的地方,比如室内游乐园、超市和医院等 。
再次,外出时,尽量避免宝宝与陌生人、陌生儿童接触,以免被传染疾病 。若宝宝在上幼儿园,幼儿园疫情比较严重,可以考虑给宝宝请个假 。
2、注射疫苗
目前市面上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 71)的手足口疫苗,可以预防病情或可比较凶猛的手足口病 。符合注射条件的宝宝们,最好都在手足口病流行前两个月注射疫苗 。手足口疫苗总共需要注射两针,中间间隔一个月 。
手足口病是怎样引起的?

文章插图
3、做好清洁工作,居家环境通风
家人和宝宝都要做好清洁工作 。外出归家时、饭前便后要及时洗手,衣物也要经常更换 。宝宝的餐具、玩具等要及时清洗消毒 。
居家环境要干净且保持通风良好 。
4、关注宝宝的健康情况
要密切关注宝宝的身体情况,观察是否有相应症状出现,以便及时就医、做好应对 。
5、提高抵抗力
给孩子喂食充足,保证营养全面均衡,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可以给宝宝多做做婴儿抚触和被动操,提高宝宝的抵抗力 。
手足口病就是手、脚、及口腔出现的问题 。还包括 。肛门周围出现问题 。以疹子为主,在发热的基础上,在手脚肛门周围出现皮疹的一种疾病 。

手足口病是怎样引起的?

文章插图


这个疾病绝对不是从手传播的 。所以说我们洗干净手并不能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其实手足口病是一种呼吸道的病毒引起的疾病 。是全身疾病 。只是表现的比较特殊,只发生在手脚肛门周围出现疹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