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打疫苗的话,端午节还能回家吗?( 二 )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比如出国、疫情防控等原因,还可以接种第一剂次疫苗 。7月以后,将继续全面有序推进第一剂次和第二剂次的接种 。
端午节临近,大家需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包括在公共场所戴口罩、注意个人手卫生等,尽量避免到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减少疫情跨地区传播风险;如果在旅行途中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等情况,应立即结束旅行、避免和其他人接触,并及时到有发热门诊的规范化医疗机构就诊 。
在封闭场所和人群密集处,需注意佩戴口罩 。如外出乘坐公交、地铁、长途汽车、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进出商场、展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公共场所以及乘电梯时,都应注意个人手卫生,且全程佩戴口罩 。只有在满足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等条件下,才可以考虑不戴口罩 。
目前,国内总体环境相对安全,但疫情形势瞬息万变 。建议大家在出行前要密切关注目的地的疫情动态和疫情防控政策;要服从旅行目的地防控工作有关要求,在游玩过程中做到有序排队,尽量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并注意勤洗手;在出入交通客运站、酒店宾馆等公共场所时,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信息登记、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工作 。
同时,还要注意个人防护,随身携带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湿巾、口罩等物品 。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或其他不适宜旅行的疾病时,应立即就近就医,取消或中止旅行 。
端午节假期外出就餐的机会增多,大家要注意饮食卫生,应选择正规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就餐;积极预防肠道传染病,做到“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平时多喝开水,不吃生和半生食物,尤其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处理食物、饭前便后均需洗净双手;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等 。
外地旅行归来,应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个人旅行史和接触史 。
按照目前国家的政策,没打疫苗,是可以端午回家的 。
1.疫苗是免费自愿接种,从政策上不能限制
现在国家执行的是免费自愿接种原则,从法律上和政策上,不能以是否接种疫苗来限制人员出行 。这样就违背了免费自愿接种的初衷,有些强迫接种的意味 。
2.部分人群无法接种疫苗,如果直接限制,对这些人也不公平
按照目前疫苗的适应症,有相当部分的人员是不适宜接种疫苗的 。比如过敏,慢性病发作期,免疫性疾病等 。如果单单以结果来论,这些人是没接种疫苗 。那这些人就只能留在当地了吗?如何复工,如何养家 。如果为了能出门,贸然接种,可能产生不适宜的结果 。
3.端午能不能回家,按照这个人是否接触或去过中高风险区
端午能不能回家,主要分析当前这个人的风险等级 。比如他是否如果中高风险区,是否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患者 。他的健康码是否是绿色,他的核酸检测结果是否正常等等 。是一个多维度的,是否接种疫苗并不影响对这人的风险评估 。
4.能接尽接,利人利己
疫苗是个国家群体行为,只有形成一定规模,才能形成免疫屏障 。希望大家只要身体允许,尽早接种 。而不需要国家用一些强制手段来逼着大家来接种 。
国家也需要大家的支持 。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能不能回家,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如果你的家被定为中、高风险地区,你就不要再回家了,为了家人的健康,更为了你本人的健康 。这个时候,家里正处于疫情管控期,你即使打了疫苗,也不一定能产生抗体,如果没有产生抗体,来到中、高风险地区,就有被传染的可能,为什么还要去冒这个风险呢 。更何况你没打疫苗,就更不能回家了,你要对自己负责,不要给国家添乱 。不在家过端午节也没有什么,可以在明年疫情不紧张的情况下,再回家过端午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