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泵,主要形式是“海雪” 。海雪是浮游生物和生物分解残渣、粪便团粒等悬浮颗粒相互碰撞形成的絮状有机物,形成于上层,一直沉降到海底,在海中飘飘扬扬像极了雪花,因此而得名 。深海尤其是深渊层、超深渊层的动物,主要食物就是海雪 。上层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都在上层被消费和分解了,轮到中层的不过20%,到深层的才5%,到深渊层、超深渊层可能还不到1% 。很显然,仅靠海雪这点能量养不过多大的东西,这就是深海没有巨型动物的根本原因 。
北冰洋深海的海雪

文章插图
二是高压 。水面和大气中的压强是一样的,就是一个大气压,为0.1MPa 。水面下每100米增加一个大气压,1000米深处就是10个大气压,4000米的深海就是40个大气压,万米的海沟就是100个大气压 。如果把陆地或海洋表层的动物不加任何防护运到海底,这样的压力能直接把动物压死 。
三是低温 。海洋表层100米内温度受气温影响比较大,我们称之为温跃层 。100米以下到1500米,随着水深增加,水温快速下降到4℃左右 。1500米以下直至万米海沟,水温就基本不再变化了,一年到头都是1-4℃左右 。这么低的温度只适合一些低代谢率的动物长期生存 。

文章插图
深海都有哪些居民?
绝大多数动物都生活在海洋上层 。中层由于营养缺乏,动物无论是数量和种类都比上层少得多,主要种类包括褶胸鱼科、灯笼鱼科、头足类和甲壳类动物,体长通常只有几厘米到十几厘米 。
不到60厘米的褶胸鱼

文章插图
深层的动物就更少了,鱼类较常见的有小型钻光鱼、鮟鱇鱼、蝰鱼和尖牙鱼,体型大约在10厘米左右,超过25厘米的很罕见 。中层的鱼类尚能进行长距离追捕和迁徙,而深层的鱼类为适应贫瘠的环境肌肉都已经退化,只适合悬浮在水中等待猎物主动送上门,代谢极为缓慢 。
约氏黑角鮟鱇,长得相当奇葩

文章插图
深层的鱼类可以吃的太少了,因此它们必须吞掉能遇到的任何东西,哪怕对方比自己还大,有一些种类为此进化出了超强的吞噬能力 。栖息深度为700-2800米的黑叉齿龙?将吞噬大法修炼到了极致,有只不到20厘米长的黑叉齿龙?居然吞下了80多厘米长的黑刃魣蛇鲭,猎物足有它四倍多长 。
吞噬大师黑叉齿龙?撑破了自己肚子

文章插图
常驻深海层的动物中,体长有一米的吞噬鳗算得上很大了,它那巨嘴的颌骨构造非常松垮,可以张到很大,加上胃具有很强的伸缩性,使它足以比自己更大的受害者 。
吞噬鳗的大嘴很夸张

文章插图
到了深渊层,食物已经匮乏到吞噬大法都没有用武之地了 。在深海平原,底栖的清道夫是主流,包括海胆、海参、小型鱼类、多毛蠕虫、双壳贝类和甲壳类等,它们主要以上层沉降的海雪为食 。
深海平原的海参

文章插图
超深渊层通常只存在于海沟中,这种特殊生境在全球都不多见,但还是有些鱼类在这里艰难求生 。记录到潜得最深的鱼类是体长可达16.5厘米的神女底鼬鳚,捕获于8400米深的水域 。与之相当的是体长可达23.8厘米钝口拟狮子鱼,科学家曾在海面下8200米处拍摄到它的身影 。
- 多大的孩子就可以吃盐了
- 怀孕1一2个月的食谱
- 产前检查10元是什么呢?有知道的吗?
- 妖精的动漫 有妖气出的动画片
- 被称为死亡沙漠的是哪里 死亡沙漠是指哪个沙漠的
- 狐臭会传染吗?为什么之前没有和有狐臭的室友在一起后,就有了?
- 在家健身增肌最有效的方法
- 有氧运动的正确方法
- 全麦馒头的热量
- 健身蛋白粉的正确吃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