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的草有哪些?( 二 )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作为用药依据,请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有什么疑问或者观点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 。
在70年代为响应西学中的号召,我这个西医也参加了中医学习班 。
老师在讲到关于有止血功效的草药时,列举了诸多,分别有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等 。其中凉血止血药常用的有大蓟、小蓟、车前草、地榆、槐花、侧柏叶;化瘀止血药常用的有三七、蒲黄、五灵脂;收敛止血药常用的有白及、仙鹤草、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温经止血药常用的有艾叶、炮姜 。
其中,车前草是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高地乃至平原地区的野生植物,是农村里非常普遍的草,人们都非常熟悉,甚至连小孩子都知道的,也叫车前草、车轱辘菜 。记得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自然灾害时期,我们家也挖过这种草作为野菜充饥 。但,在我的脑海中记忆犹新的是,我在中医学习班上老师给我们生动的讲述关于车前草的典故 。
相传西汉名将马武将军有一次被敌人围困在荒无人烟的山谷中,时值暑月,天气酷热,处于断粮断草又缺水的困境,人与战马都腹胀如鼓,小便如血,滴沥不尽,军中将士及战马亦均无粮草,近处亦无水源,眼看人倒下,马疲备,士气锐减,已不能前行 。就在全军已经非常危险的时候,一位马夫突然发现马不尿血了,经仔细观察发现马总是在嚼食一种牛耳形的野草,聪明的马夫猜想此草定能治病,就拔了几棵吃了,果然病情减轻,不再尿血了,小便也正常了,人也有了力气 。随后,马夫把这一发现禀报将军,将军问到哪里采摘这种野草,马夫随手一指:“车前就有 。”将军于是让人、马食用此草,几天后病症都消失了士气大振,马鸣嘶叫有力 。马将军惊叹车前之草的帮助,这就是车前草的名字由来和历史典故 。
另,明代朱橚编著的《救荒本草》中也有车轮菜的记载(即车前草):“今处处有之 。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及尺余;又似玉簪叶稍大而薄 。叶最中心撺葶三、四茎,作长穗如鼠尾 。花甚密,青色,微赤 。结实如葶苈子,赤黑色 。生道傍 。”形象地勾勒了车前草的特征 。
有史记载,车前草的功效: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清热解毒 。主治泌尿系感染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渗湿止泻用于暑湿泄泻,湿热在大肠,而出现的小便不利的水泻,它可以经过利小便,让水液从小便排除,而起到止泻的作用,还用于肝火旺的目赤肿痛,及肝肾亏虚的两眼昏花,视物不清,清肺化痰:多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痰多等诸症
另外,如采摘车前草的嫩苗叶煠熟,水浸去涎沫,淘净,油盐调食”在如今人们吃惯了大鱼大肉,偶尔把车前草作为风味独特的野菜食用,也不愧为是一道舌尖上的美味,您也可以尝之 。
在农村总少不了要去野外干活,磕磕碰碰,难免会被一些植物划伤流血,遇到这种情况,辛勤的农民很少会放下手上的活,回家去处理伤口,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用地里的一些杂草来止血,那么哪些杂草有止血的作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
止血的草药非常多,根据药性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和温经止血药四种 。
大蓟是菊科植物大蓟的干燥地上部分或者根,味甘苦,性凉,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效,是血热出血的要药,常用于血热引起的吐血,咯血及崩漏等症;外用也可用于热毒引起的痈肿疮毒 。凉血消肿的话生用比较好,炒炭则偏向于止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