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会不会引发新仙女木事件呢?( 二 )


结合气温、降水、蒸发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海区盐度不同,副热带海区受副高影响,降水少,蒸发大,盐度最高,主要分布在南北纬度30度附近 。地中海深居内陆,受陆地影响,蒸发量加大,盐度更高,两极地区温度低,蒸发量小,盐度低,全球盐度分布规律呈现”驼峰”状 。上图
由于风力与盐度不均,形成了全球表层洋流环流系统,这只局限于海洋表层 。海洋那么深 ,大约在2000~3000米的深度,海水流动还会形成垂直性环流系统 。具体的说:
受温度和盐度驱动影响,在大西洋范围内,有一条墨西哥湾暖流把低纬度盐度高、温度高的海水带到北大西洋地区,受此影响北欧国家即使在北极圈附近,冬天平均气温还在0度左右,天气非常暖和 。可是这股暖流深入的高纬度地区,温度低,周边海水盐度也低,暖流被冷却后开始下沉,流入洋盆南下,又回到低纬度,接受加热又变成暖流,构成闭合的垂直性环流系统 。我们把由于温度和盐度驱动海水流动称水为“温盐环流”,一次温盐循环耗时大约1600年,时间大约与这次新仙女木事件周期相吻合 。
上图,红色代表暖流,蓝色寒流在海底流动,形成了全球范围内海洋环流系统 。
海洋中的表层洋流与温盐环流构成了海洋热动力循环系统,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
彗星爆炸PK全球变暖
这次新仙女木事件是彗星爆炸导致的南北两极冰川积雪融化,引发的洋流系统调整,而全球变暖也会导致地球上冰川积雪融化,是否也会触发洋流系统变化呢?笔者认为有可能出现新仙女木事件,但强度不会那么大。
彗星爆炸引发的全球气温升高,短时间内导致了北极冰川融化,引发的大量淡水汇入北大西洋,使得墨西哥湾暖流不能北上调节欧洲各国气候,冬季将非常寒冷 。除此之外,撞击的灰尘遮蔽了太阳光,10年内气温下降7~8度,也有这个原因 。
而全球变暖气温变化比较缓慢,北极冰川会慢慢消融,融化的淡水量也不会突然涌来,加之海洋那么大,全球有三分之二是海洋,它的调节能力不会那么脆弱,墨西哥暖流也不会很快就停止消失,只能是一个变弱的过程,另外全球变暖也会对冲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气温不会像“新仙女木事件”那样直线下降 。
从近二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欧洲各国冬季只是多遭遇暴风雪的袭击,是气候极端事件表现,全年平均气温并没有下降的趋势,当然几十年尺度对于地球气候变化来说时间还是太短,而温盐环流的周期达到1600年,还有可能没有出现异常的原因 。
总之,全球变暖与彗星爆炸引发的新仙女木事件还是不同,之间有很大差别,毕竟两者触发的原因是不同的,虽然都会导致北极冰川融化,但时间和空间有很大差别,地球上自然灾害也会呈现较大的不同 。
所谓的“新仙女木事件”,是指12000多年前原本在消冰期升温过程中突然发生异常降温的非典型性事件 。
原本在冰河期结束以后,地球气候开始逐渐升温,而升温带来的后果就是草木茂盛,牛羊遍地,按如今的话来说,地球处在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茂生长期内 。
但是,在距今12800年左右,地球的气温突然来了个360度转变,开始急剧降温,一时间草木凋零,动物灭绝,就连猛犸象、剑齿虎等地球上当时的一些重量级动物,也都纷纷灭绝,一句话,地球由原来的欣欣向荣变成了哀鸿遍野 。
这次降温,是在短短的十年间发生的,地球平均温度下降了大约7——8摄氏度 。更要命的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一千多年,才慢慢恢复过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