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和周瑜去世后,大乔和小乔的命运如何?( 三 )


相比之下小乔的命运要比大乔稍稍好一点 。她和周瑜结婚12年,育有二子一女 。虽然周瑜死后小乔也摆脱不了守活寡的命运,但是身边有子女陪伴,总不至于显得太过孤单 。最终小乔在47岁时因病逝世,一代佳人香消玉殒,不免让人唏嘘感叹 。


孙策和周瑜去世后,大乔和小乔的命运如何?

文章插图
不得不说,在古代男权社会,女子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没有任何话语权和社会地位,因此才造就了大乔、小乔两姐妹的命运坎坷
江东有二乔,河北甄宓俏 。然而二乔都是孙策周瑜的小妾,都是打江东时强娶的,只不过后人都被游戏形象所改观 。
孙策、周瑜娶姐妹花大小乔一直被多少文人墨客传为佳话 。孙策少年英雄,立业江东;周瑜智勇双全,英姿飒爽;二乔姐妹国色天姿,倾国倾城 。《三国演义》又为这两段爱情故事加了戏份,加上后世文人们满满的臆想,怎不让人羡慕不已 。
然而理想很丰满,历史很骨感!二乔与孙策,周瑜并没一见钟情的浪漫和天长地久的爱情,她们不过是“战利品” 。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从攻皖,拔之 。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在《江表传》中,孙策从容戏周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做婿,亦足为欢 。”这两句话加起来,就是孙、周两人纳大小乔的经过 。孙策、周瑜攻破皖城,乔公和其他难民们一样出逃,被孙、周二人看到,纳了他的两个女儿做妾 。
再次提下这个“纳”字,封建时代讲究尊卑有序,妻和妾的地位差别极大,男子娶妻讲究门当户对,下聘书聘礼,经过拜天地、拜父母等一套繁琐礼节才能正式娶上妻 。妻是娶,妾是纳 。因为“纳妾”随便多了,只要男子愿意或者花点钱就可以跟着走,被纳的女子有的根本不能自己选择,在《曲礼》中更有“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的说法 。
关于妾的地位也是极其低微,根本没有我们现在所以“妻不如妾”被宠之感 。
1,得不到夫家的父母承认,比如大乔是孙策的人,但不是孙家的人 。
2,妾所生的孩子与她只有血缘上的母子关系,而没有宗法上的母子关系 。就是妾生的孩子不会或不一定能叫她娘 。
3,妾可以不用抚养夫家的子嗣 。
4,妾属于丈夫的私有财产,丈夫可以随意处置,甚至变卖、处死都不受法律制裁 。
唯一的好处是,如果夫家犯罪,妾家不会受到牵连 。
顺带说一句男子只有对犯有“七出”的妻子才能休妻,还要符合“三不出”,否则男子是要判刑的 。正妻去世后,妾再受宠也不能上位成妻 。宠妾灭妻也只是小说桥段,你当妻子娘家人是摆设吗?
而孙策的那句戏言更残忍——“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做婿,亦足为欢” 。流离就是没有家,流离失所的意思 。那么从这句话能看出在孙策眼里,他们纳了乔家姐妹有可怜乔公,看得起他的意思,就算孙、周二人花点钱得了美人或者说直接霸占,乔公应该知足了 。
不过话说回来大乔有能给了孙策这还真是她的福分,毕竟多少女子想嫁给孙策这般少年英雄都不得如愿,身份低微就算了,最可悲的是孙策这个丈夫对于大乔而言完全是形同虚设 。孙策纳了大乔之后,没多久大乔就和被俘虏的袁术、刘勋家眷一起送往吴郡 。《江表传》:表用汝南李术为庐江太守,给兵三千人以守皖,皆徙所得人东诣吴 。孙策继续征战,仅四个月过后,便意外去世了,所以大乔和孙策其实并没有多少交集,这场婚姻对于大乔而言就是一场梦罢了!
而小乔的婚姻只不过比大乔多了近十年罢了,然后也跟姐姐一样守寡,小乔有没有得宠或者有没有孩子很难说,请看上文“妾的待遇第二条”,我觉得应该属于就算有了孩子也没有被周家承认 。毕竟周瑜两个儿子一个娶了孙权长女孙鲁班,一个娶了孙氏的宗室女儿,唯一的女儿则嫁给了孙权的长子孙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