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断舍离却很难“告别物品”?5个实用的“弃物”想法,值得看看( 二 )



这就是经典的“担忧未来” 。 些总觉得以后会用到的东西 , 即便在五年后、十年后你真的要用了 , 它也并不会显得很划算 , 在过了这么多年后 , 你直接去买一个新的 , 大概率用起来会更顺手 。

这种明知短时间内不会用到 , 或者以后也可能用不到的东西 , 劝大家直接“丢、卖、捐” , 别让它在你家浪费宝贵的收纳空间 , 反而更划算 。
二、全新的物品搁置多年
第二点 , 我们要来讲讲一些家里闲置多年 , 却还是全新的物品 。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 , 比如一些活动的赠品、跟风购物买来的便宜货 , 或者跟第一点有些类似 , 过于“未雨绸缪”而买到的一些家居用品……结果它们一放就是好多年 。

就拿我很多年前买的一个烛台举例 , 我每次想要把它丢掉的时候 , 心里就有一个声音跟我说——它还是新的!但实际上 , 我个人并没有燃烛的习惯 , 它再放下去也是搁置在角落里 , 只有占地儿一个作用 。

我也见过很多姑娘买衣服或鞋子 , 可能是因为便宜 , 可能是因为样式好看 , 一买一大堆 , 但买回来了就直接闲置 , 甚至连吊牌都没摘过 , 像这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大家想想 , 如果一个新东西到了你手里 , 你真的是特别喜欢的话 , 不说马上拿出来用一下 , 也不会让它保持原包装一放就多年吧 , 这些物品 , 其实都早该下决心断舍离了 。

所以总结一下这第二点就是:一方面 , 我们要暂时忽略这些物品的新旧属性 , 在确定没用时果断进行断舍离 ,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养成没用的东西先不买的良好购物习惯 。
三、暗示自己会用到 , 但却很少用
这第三点也是比较常见的——有一些“不是那么喜欢 , 但又不至于丢掉”的东西 , 总会在心里和自己说 , 我还用它呢 , 但实际如何只有你自己知道 , 这就是在断舍离过程中 , 很明显的“逃避现实”的问题 。

就这么和大家说 , 有很多东西不是你想要用才去买它 , 而是买了它闲置了 , 觉得有些浪费 , 就用一下好了 。

比如厨房里琳琅满目的各种小厨电 , 有些其实你根本不会用到 , 我记得原来在朋友家还见过她买了两个迷你榨汁杯 , 只是因为好看 , 但实际上因为清洗麻烦 , 平时一个也不用 , 问她的话 , 她却会说 , “我其实偶尔也用一次的” 。

这其实和第二点有一些相通 , 根源的问题还是出在了盲目购物上 , 建议先调整购物习惯 , 再去把这些符合上面所说问题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收纳 , 和最重要的丢弃 。

大家只要记住 , 如果一直保持这种暗示自己会用到的心态 , 这种可有可无的物品总归会侵占你更多的家居生活空间 , 让室内变得拥挤 。
四、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我个人觉得 , 当物品被赋予了某种回忆 , 某种感情以外 , 它就不再是一件单纯的废弃物品了 , 所以我要说的 , 可能和很多所谓整理师所表达的一味丢弃观念有所不同 。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些整理师的分享 , 她们会说虽然这些老物件有纪念意义 , 有回忆价值 , 但放着其实没用 , 也是浪费空间 , 不如就直接丢弃 , 我一度相信了 , 但最后后悔了 , 并持反对态度 。

其实 , 这些有纪念价值的物品 , 也是收纳整理过程中的大难题 , 我个人是这么想的——有纪念价值、回忆价值本身 , 就是这个物品的意义 , 要丢弃的老物件 , 不该有如此属性 。

这么说可能有些难理解 , 我给大家打个比方 , 我认为该留下的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 不是从景区或者哪里随手买的东西 , 而是它曾经带给你快乐、心动 , 或有一段值得回味的往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