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故事有哪些成语 三国成语故事有哪些( 三 )


关、张二人见到刘备与诸葛亮走得这么近,又想想与刘备当年的交情(“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立刻如打翻了醋坛子的老娘们,脸上到处是“不悦”的神情,正所谓“爱之深,恨也越切 。”
做为老大,小弟真不是那么好带的 。
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於是(刘备)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原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
18、乐不思蜀

三国的故事有哪些成语 三国成语故事有哪些

文章插图
有人说,刘禅这样做,是学他那曾寄于曹操屋檐下的英雄父亲刘备般,行韬光养晦之计呢,但我更相信,这是人没心没肺的体现 。
出自:《汉晋春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
19、大器晚成
崔琰有大才,贤名远著,袁绍二子争着要他,他的声望之隆,在当世名士中,可说是数一数二的 。
在识人方面,崔琰更有其独到的一面,他有一个从弟名为崔林,因没有声望,就连族中自己人都看不起他,崔琰却说道:“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
果然,这一次又被他言中了,崔林后来位列公辅,风光一时 。
出自:《三国志·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
20、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国的故事有哪些成语 三国成语故事有哪些

文章插图
曹髦发现自己的权威,一点点地被司马家蚕食得干净,十分的生气,于是,便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在发表了这个知名感叹后,决定出宫讨伐司马昭 。
王沈、王业这两个“反骨仔”答应得好好地,暗地里却是将此事举报给了司马昭 。
因而当曹髦自率领着数百仆人,鼓噪而出时,司马昭早有了准备,在贾充的授意下成济持戈上前,将曹髦刺死在车下,从而结束了他的皇帝生涯 。
出自:《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 。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 。”
21、七步成诗
三国的故事有哪些成语 三国成语故事有哪些

文章插图
明明是兄弟,却如同陌路 。
无他,政治作怪也 。
《世说新语》: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
22、士别三日,刮目相看(附带“吴下阿蒙”)
三国的故事有哪些成语 三国成语故事有哪些

文章插图
吕蒙当初以武事为荣,不爱习文,孙权就开导说:“你现在大小也是个官了,应多读些书 。”
吕蒙推托说:“太忙了,哪有时间看书啊!”
孙权耐心地指导他说:“我也不要你去读‘之乎者也’的经书,要多多浏览些实用书 。”
吕蒙从此就开始学习,并博得属下及其亲友团的一致认同 。
鲁肃继周瑜掌管了吴军后,一次,吕蒙饮宴,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下大事时,吕蒙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使得鲁肃颇为震惊 。
鲁肃感叹道:“我小看了你也,你的确不是昔日那个吴下阿蒙了 。”
吕蒙回应道:“士别三日,但当刮目相看 。”
出自:《江表传》: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