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遭遇癌症,患者与家属该如何进行心理调节?( 三 )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肿瘤意味着难以治愈,和死亡画等号(当然,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因此,出于想尽力治好的“心有不甘”,一些患者及家属认为“根治”就一定能保证万无一失,认为放疗、化疗多多益善,因此就会强烈要求医生如此治疗,而医生也通常会尊重患者的意愿[1],这便为过度治疗埋下了“伏笔” 。
恶性肿瘤的过度治疗包括扩大手术范围、增加放疗剂量、延长化疗周期、过度靶向治疗等方面[2] 。是不是真的多治疗一些,就一定能对患者的病情更有益呢?
其实不然,这里有试验数据就说明了这一结论 。

手术
美国乳腺和倡导外科辅助治疗计划(NSABP)的B-06试验经过15年随访发现: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远处扩散生存率都无显著性差异,但保留乳房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来说,好处不言而喻[3] 。
放疗
针对晚期肺癌放射治疗的试验RTOG0617试验结果显示,与标准剂量(60Gy)放疗相比,高剂量(74Gy)放疗并没有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益处[4] 。
化疗
在一项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研究中,将FOLFIRI方案化疗4个周期、间歇4个周期,与FOLFIRI方案连续化疗至肿瘤进展相比,两组的生存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5,6] 。
过度治疗并不一定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还有可能会让患者面临并发症的危险 。保持理性,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才是良策 。

3. 忌“善意隐瞒”,这无助于改善病情
肿瘤发生确实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大多数患者家属听到确诊肿瘤的消息时,为了避免患者太过于激动或者担心患者无法承受,会选择“善意隐瞒” 。但是,这样的善意之举,真的能为患者带来实际的益处吗?况且,即使开始能够隐瞒住,随着治疗的推进,“真相”迟早会被患者知晓 。
也许,患者更愿意一开始就知道真相 。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一项对1023名中国癌症患者及家属进行的调查,90.8%的被调查中国癌症患者认为应该让早期癌症病人知道病情真相,60.5%的被调查癌症患者认为应该让晚期癌症病人知道病情真相 。家属该怎样告诉患者这个消息,您可以听听这里的建议:《亲人得了癌,要不要告诉他?》
当然,真相也许会让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别担心,或许你也可以看一看美国癌症协会的建议:《美国癌症协会:超实用!肿瘤患者的“坏”情绪请这样处理》

4. 忌诊疗碎片化,这难免会顾此失彼
诊疗的碎片化,是指肿瘤治疗的各个科室“各自为政”,不能为患者提供比较完整的治疗方案,这就导致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心中没有治疗的方案图,就如上阵打仗没制定“作战计划” 。
要知道,不同的治疗方式之间可能会互相干扰,影响肿瘤(癌症)治疗的效果 。比如化疗时没有咨询放疗,化疗疗效不好后才想着去放疗,错过了最合适的治疗时机;再如,乳腺癌治疗时采用保乳手术,同期做了整形 。可是不知道术后要做放疗,放疗会使填充物坏死、变形,整形结果就大打折扣,如果提前安排好治疗方案,可能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
所以,建议患者在治疗前寻求多学科会诊(MDT),获取更加全面、更适合患者当前病情的治疗方案 。
参考文献
[1] 钟华. 恶性肿瘤的过度治疗与避免[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 20(1):107-108.
[2] 安广宇, 王敏, ANGuang-yu,等. 恶性肿瘤的过度治疗及其防范[J]. 医学与哲学, 2013, 34(22):12-14.
[3] 秦洪真,李席如. 关于乳腺癌过度治疗问题的思考[J]. 医学与社会,2009,22(2):16-1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