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后面接房子好不好 学会风水后如何接单子( 三 )


不同的地儿 , “破五”这天的过法儿不一样 , 就是同一地方 , 过法儿也不完全一样 。
这风俗 , 南北方有差异 。但在放完大炮以后 , 所吃食物 , 不尽相同 。比如有的地方吃搅团 , 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 。用来填穷坑 。北方大多是吃饺子 , 也不叫饺子 , 叫煮角 。先一天夜间包好 , 第二天早上煮了吃 。也包肉馅 。妙在包饺子时 , 须点一支香 , 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 , 然后才包那饺子 。这是为什么?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 , 包将起来 , 煮熟了 , 吃掉 。这样做 , 竟不只是赶走"五穷" , 而是要赶尽杀绝 , 有点"食其肉寝其皮"的味道 。
天津人破五这一天 , 家家户户吃饺子 , 菜板要剁得叮咚响 , 让四邻听见 , 以示正在剁“小人” 。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 , 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 , 顺顺当当 , 初五晚上放鞭炮 , 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 。原来 , 大年三十 , 人们请神时 , 把脏神给忘了 。她气不过 , 便找弥勒佛闹事 。弥勒佛满脸堆笑 , 就是不答腔 。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 , 七窍生烟 。眼看事情要闹大了 , 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 , 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 , 包一次饺子 , 破费一次吧!”
在晋西北 , 传统上这天太阳未出山 , 要掀起炕席 , 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 , 外加鸣炮、烧香、敬纸;晋北民间习惯则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 , 小孩子拿到街头 , 互相交换 。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 , 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 , 称为“得到有福人”;到了晋东南 , 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 。
山东初五是个重要的民俗节日 , 既为“马日” , 又为“破五” , 还为“财神日” , 商家爱选在这一天开业;南方不少地儿则在正月初五祭财神 。清代顾禄《清嘉录》上记着:“正月初五日 , 为路头神诞辰 。金锣爆竹 , 牲醴毕陈 , 以争先为利市 , 必早起迎之 , 谓之接路头 。”在上海 , 旧俗中正月初四子夜 , 就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 , 还得鸣锣击鼓焚香礼拜 , 虔诚恭恭敬财神 。
陕西韩城一带 , 破五这一天忌出门 , 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 , 还要爆炒麻豆 , 令其崩裂发声 , 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 , 求得财运 。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 , 俗称“填穷坑” 。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 , 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 , 送走旧日贫穷困苦 , 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
六、大小店铺“破五”开张
按照旧俗 , 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就关张了 , 而到了正月初五这天 , 家家又都重新开张了 。所以 , 求财也是这一天的重要主题 。据说放鞭炮也与求财相关 , 正月初五零时零分 , 打开大门和窗户 , 燃香放爆竹 , 点烟花 , 向财神表示欢迎 。接过财神 , 大家还要吃路头酒 , 往往吃到天亮 。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 , 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到家里 , 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