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叛逆?( 三 )


同时生理的巨大变化 , 还引起了孩子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自我定位 。被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称为同一性阶段 , 
本来孩子在班里可能比较矮小 , 受别人欺负 , 但是进入青春期后 , 他们却可能发育迅速 , 迅速的超过了别人 , 与别人以前的相处方式就不合适了 , 他们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位置 。
而要重新定位自己 , 孩子就要不断进行尝试 , 寻找自己最适合的位置 , 于是这时的孩子就会比较多变 。这种不断尝试寻找同一性的过程是不平坦的 , 因此孩子的内心也是充满焦虑的 , 心情也就变化比较大 , 也就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 。
总之 ,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是在生理变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变化 , 这是一种必然 , 父母能做的就是顺应这个趋势 , 而不是打压孩子的独立需求 , 帮助孩子定位好自己 , 平稳过渡 。
首先要跟他们好好的沟通 , 平等的对话 , 了解他们的想法 , 理解他们的行为 , 尊重他们 , 分析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 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做的不恰当的地方 , 然后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导他们 。青春期是一个人个性意识、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 ,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自尊心强 , 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 , 家长要技巧性的与孩子进行沟通 。首先批评孩子切莫伤害自尊心 , 应分清场合和措辞 , 对事不对人 , 适当冷处理;还要给孩子平等的发言权 , 要耐心倾听 , 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论 , 倾听时应作出积极反应;当然也可以略施技巧的让孩子换位思考 , 比如体验一下角色互换等 。
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有:
1、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 。孩子好奇心强 , 求知欲旺盛 , 什么都要摸摸、碰碰 , 这常会惹恼成人 , 轻则行动被限制 , 重则受到训斥、体罚 。这样简单地对待孩子 , 势必引起孩子的反感 。
2、不顾孩子的个别差异和意愿 , 强行“定向” 。一些爸爸妈妈望子成龙心切 , 他们要孩子学这学那 , 如果不完成“任务” , 就要给予惩罚 。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
3、家长遇事喜欢唠唠叨叨 , 认为孩子这也不行 , 那也不行 , 一会儿说注意这 , 一会儿说注意那 , 唠叨没完 , 时间一长 , 孩子就会厌烦 , 产生逆反心理 。
4、家长不尊重孩子的人格 。孩子虽小 , 也有自尊心 , 家长应尊重他们 , 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 , 那种“棍棒底下出孝子”、讽刺、挖苦、辱骂、体罚 , 只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
5、爸妈缺乏与孩子经常的感情沟通 , 缺乏对孩子的尊重 , 孩子也会以不尊重来对待爸妈 。另外 , 家长对孩子过分迁就 , 让孩子认为犯了错误不会受到批评 , 这种错误的信息让孩子不明是非 , 一旦家长想管教时 , 孩子就很不适应 , 出现逆反 。
孩子正处于心理逐渐发展的时期 , 出现逆反心理是很正常的 。这时家长们一定要有耐心 , 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 , 帮助他们更好的度过这个时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