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珠宝对对碰( 二 )


不过,赵姨娘可能不这么想 。赵姨娘会想:只要银子到手,失去一次锻炼机会又怎么了?掌家就是有机会往自己腰包里捞几个钱,一点好处不捞,掌家有什么用!
赵姨娘的心态是市井小妇人的心态,捞到手里一文是一文,没有长远打算 。这种心态是底层共有的心态 。利益经过层层过滤,漏到底层十分有限,人多粥少,机会稍纵即逝,只能见好处就抢 。这种短视有利于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但是,做不得大事业 。
做大事业要有长远规划,立规矩是不可少的 。在国家层面叫法律法规,在公司层面叫规章制度 。立规矩的人要带头守规矩,谁有点权力谁破坏规矩,规矩还有何用?
赵姨娘是家生子,举家为奴 。奴才何必有长远考虑?长远考虑那是主子的事情 。赵家以奴婢的心态培养女儿,赵姨娘虽然爬到了半主半奴的地位,心态却没有更新,仍是奴婢心态,不理解规矩对一个大家族的重要性 。
探春呢,生来是小姐身份,小姐将来出嫁就是奶奶太太 。贾府是以培养未来太太的心态培养女儿,太太是一家之主母,要有大胸怀大眼光 。王熙凤那么爱财又粗俗的人,听到刘姥姥称颂“礼出大家”,也深受感动,为捉弄刘姥姥而道歉:“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笑儿 。”因王熙凤是大家之女,明白“礼”啊“规矩”啊这些看不见的东西的重要性,并以此为荣 。赵姨娘是从最底层爬出来的奴婢心态,只重视那些眼睛能看见的东西——银子啊,绸缎啊 。
赵姨娘与贾探春是两种身份两种教育熏陶出来的两种不同人生观 。谁也理解不了谁,谁说服不了谁,两个人都又气又急 。
赵姨娘的想法是——我熬这么多年,终于熬到女儿掌家了,让你帮我多弄二三十两银子,你居然不肯,将来你出了嫁,我不是更没指望了?
她心里这么想,嘴里说出来更难听:“姑娘放心,这也使不着你的银子 。明儿等出了阁,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呢 。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 。”
【古代珠宝对对碰】

古代珠宝对对碰

文章插图
探春气得脸都白了,连哭边说:“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我倒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 。既这么说,环儿出去为什么赵国基又站起来,又跟他上学?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款来?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 。也不知谁给谁没脸?幸亏我还明白,但凡糊涂不知理的,早急了 。”
因为这句“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很多人对探春由粉转黑 。贾探春竟然连亲舅舅都不认了,也太没人味了吧 。
这话在当时语境下没什么问题 。王夫人是贾政之妻,她是贾政所有孩子的母亲 。这看上去没人情味的安排是保障了庶出子女的主子地位,将庶出子女置于妻的母系保护之下 。将来贾环进入官场,名义上来说,王子腾就是他的舅舅,上司同僚即使碍于王子腾的面子也不敢排挤他 。这是妻与妾达成的一种平衡 。
探春提醒赵姨娘——赵国基是我的舅舅,他也应该是贾环的舅舅,他在贾环面前就应该摆出舅舅的款来,为什么赵国基见了贾环,不是贾环站起来,而是赵国基站起来?为什么贾环上学,赵国基跟在贾环身后当跟班?
让探春抓狂的是,赵姨娘不讲逻辑,她说多少也白费 。

赵姨娘这个人一身缺点,但是,你可以说她蠢,说她坏,不能说她无情无义 。她对她的亲人是怀着很深感情的,她很想通过她的努力给亲人谋些福利 。她跟贾探春闹腾,是想给她兄弟的遗属多争取点丧葬费,她辛苦积攒的银子和首饰衣服让马道婆骗光,是想让马道婆害死王熙凤和贾宝玉,让她的儿子贾环成为贾政的主要接班人,接手荣国府近半家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