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欧阳修诗歌鉴赏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赏析( 二 )


“渐行渐远渐无书” 。时光似流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 。和光阴一同消失的,还有那些曾经美好的瞬间 。无论年纪大小,偶尔都会想起儿时身边的那些玩伴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几十年过去,恐怕即便是记得,也只是记得而已 。就如同当年鲁迅在《故乡》中所描述的那样,即便是想念,但是再相见之时,或许只剩下心与心之间厚重的隔膜了 。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程,我们在旅途当中会遇到很多人,也会与他们结伴而行一段时间 。但是在这一段时间过去之后,余下的都会慢慢面临“渐行渐远渐无书”,直到音讯全无 。
2021年7月12号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今天复习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如下: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
这首词的大意是:我在饯行的酒席前,就想先把归期说定 。刚要说的时候,佳人已然无言泪滴,那如同春风妩媚的娇容,梨花带雨,先自凄哀低咽 。人的多愁善感,大抵是与生俱来的,情到深处,痴痴傻傻 。这种凄凄别恨,伤怀情结,与清风明月无关 。
离别饯行酒宴前唱的送别曲,不要再按旧曲填新词 。清歌一曲,就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 。不要在乎是否离别在即,此时只需将这洛阳城中的牡丹看完看够 。你与我相携同游,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的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
欧阳修的这首《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旨在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深刻的人生体验 。全词在转变与对比之中,展现了欧阳修对美好事物的怜惜,对人世无常的悲慨,两种情绪,两相对比,形成的一种很强的张力 。这种豪兴,正是欧阳修词风的最大特色,也是欧阳修个人性格的最大特色 。
欧阳修有情吗?当然有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中天明月、楼台清风原本无情,只因痴情人眼中观之,遂皆成伤心断肠之物 。可是欧阳修的高明,在于他能将人生的悲欢离合看透,所以他提出了积极的态度,他感发出了应对离别的办法:“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奉劝、鼓励大家,别沉溺于悲欢离合的伤感情怀,要积极地去生活,积极地去欣赏世间所有的美好!
欧阳修这一首《玉楼春》词,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然而他却偏偏在结尾中写出了豪宕的句子 。王国维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了此词的高妙,所以他说:“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从儿女情长中带出人生的大哲理,无怪乎后世对这首词评价如此之高!
2021年4月23号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今天复习欧阳修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原文如下: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
垂杨紫陌洛城东 。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
今年花胜去年红 。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这首词的大意是:我端起酒杯,面向东方,沐浴春风,问候春天 。同时,也在心中祈祷,请你再多留些时日,与我和美相伴,不要一去匆匆 。在繁华的洛城之东,在宽阔的郊野大路两旁,绿柳成行,垂柳依依,树影婆娑,春意盎然 。去年此时,也是在这里,都是相同的地方,我和你携手相伴 。我们一路观赏,一路畅聊,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 。人间聚散总是太匆匆,欢聚和离别,都是这样匆促 。正因为如此,才引发人们对时光的怨恨,心中的遗恨,总是无尽无穷 。今年的花儿,比去年的还红还美丽 。也许,明年的花儿,会更红,更艳丽动人 。可是,面对美景,谁是与我一同赏花的知心好友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