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战斗群是否真的害怕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 六 )


115秒后的距离载舰115公里处,反舰导弹被第3次拦截,剩余32发,88秒后第五波拦截(进入最边缘舰艇的115公里范围之后就已经进入了其他舰艇的拦截全)剩余14发导弹 。剩余路程88.6公里,接着67秒后导弹会在67.90公里被第6次拦截(其他舰艇发射的拦截弹总得飞一会),52秒后距离母舰,……是不是看起来拦截效率不错,但是当今时代美国假想敌的反舰导弹可都是超音速的!如果来袭的是掠海飞行的超音速反舰导弹,那么美国有多少反应时间?
要知道亚超结合的反舰导弹在进入距离敌方舰艇六十公里左右的距离后就会抛弃涡扇发动机,转而使用火箭发动机作为导弹动力,此时最大速度可达三马赫,那么继续推演,三十秒后三倍音速的反舰导弹与三倍音速的拦截弹相遇,距离驱逐舰距离还有30公里,15秒后距离驱逐舰15公里的,再次拦截,然后最边缘的驱逐舰就没了 。
剩下的还有多远呢?
可以这么说两百发亚超结合超音速反舰导弹能够干掉所有的航母战斗群 。
上述推演还没有考虑导弹的命中率,假诱饵,以及多波次反舰导弹同时来袭的情况!
饱和式打击是令人窒息的,没有一个作战单位不惧怕饱和式打击,只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饱和式打击的难度越来越大,但是在拦截弹进步的同时,反舰导弹的也在飞速的发展,六马赫的锆石,以及DF-26这种反舰弹道导弹,弹道导弹末端拦截依旧是当今时代尚未突破的技术!
饱和式打击最大的难点就是凑够足够多的反舰导弹以及让反舰导弹载体能够将美国航母纳入反舰导弹的射程!
饱和式打击从未过时,只不过是苏联的反舰导弹过时了而已!
肯定怕啊!
“饱和攻击”是原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在美苏争霸时期,研究使用反舰导弹打击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时制订的一种战术——即利用水面舰艇、潜艇和作战飞机等携载反舰导弹,采用大密度、连续攻击的突防方式,同时在短时间内,从空中、水面和水下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向同一个目标发射超出其抗打击能力的导弹,使敌航母编队的海上防空系统的反导弹抗击能力在短时间内处于无法应付的饱和状态,以达到提高反舰导弹突防概率和摧毁目标的目的 。
利用“饱和攻击”战术可以使原本相对落后的武器系统,作战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使用“饱和攻击”战术,需要足够的火力投放平台、充足的武器备弹基数,更为重要的是具备一套多武器系统之间的协作指挥机制和系统,甚至包括多军种协调指挥能力,因此,无论该战术的经济性还是技术性,都是一般国家军队无法具备的,世界上只有少数军事经济强国具备多次的实际“饱和攻击”能力 。
【航母战斗群是否真的害怕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引用搜狗百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