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的意思解释 有意思可以理解为什么三年级( 二 )


还有谦敬之分的问题 , 如“鼎力”是敬词 , 只能说“谢谢您的鼎力相助” , 而不能说“既然你们遇到了困难 , 我们将鼎力相助” 。 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 , 后面学习“语言表达的得体”再作详细归纳 。
二、正确使用虚词
在现代汉语中 ,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种 。 近年来 , 高考中虚词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和副词在具体语境中使用情况的辨析 , 偶尔也涉及助词的使用 。 虚词辨析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关注 。
1.关注词性
词性不同 , 虚词的语法功能就不同 , 我们只有把握了词性 , 才能做到准确使用虚词 。 例如:走在大街上 , 天色微暗 , 行人稀少 , ________(偶尔 偶然)几片雪花飘落 , 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 “偶尔”和“偶然”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 , 但“偶尔”常作副词 , 修饰动词;“偶然”常作形容词 , 修饰名词 。 语境中用来修饰动词“飘落” , 所以应选“偶尔” 。
2.关注搭配
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 , 一般不能随意换用 。 在辨析虚词时 , 要结合句中出现的词语 , 看清是不是成套出现 , 是否形成了固定搭配关系 。 一些虚词如有多种搭配关系 , 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 。
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 , 如果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 , “不但”则只能与“反而”搭配 。 “无论”只能和表选择的词语“或”“还是”搭配 , 不能和表并列的词语(如“和”)搭配 。 常用成对关联词语有:
表并列的
一方面……另一方面…… 有时……有时……
既(又)……又……
表选择的
不是……就是…… 是……还是……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表递进的
不但……而且…… 尚且……何况……
表转折的
虽然……但是…… 尽管……可是……
表条件的
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无论……都……
不管……总是……
表假设的
如果……那么…… 即使……也……
表因果的
因为……所以…… 既然……就……
3.关注位置

虚词的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 。 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 , 有些只能用于前一分句 , 比如 , “由于”;有些只能用于后一分句 , 比如 , “却”“然而”“至于”“以致” 。 例如: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 , 是既定方针 , 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 , 还没做最后决定 。 “至于”表另提一事 , 用在后一分句开头 , 所以应把“至于”放在“哪所”前 。 需要强调的是 , 为了表达需要 , 用在前一分句的关联词语有时也会改变位置 , 用在后一分句 , 可以起强调作用 。 例如: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 虽然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 “虽然”本来应用于前一分句的关联词 , 而用在后一分句表示强调 。
复句中出现成对关联词 , 如果前后分句主语相同 , 前一个虚词应用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 , 前一个虚词应用在主语前 。 例如:他因为名字中有个“海”字 , 年纪又比大家长两三岁 , 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 。 此句中主语不同 , 故“因为”应放在“他”之前 。
4.关注句子结构
虚词的使用应切合语境的需求 , 如果滥用 , 往往会造成语意的累赘 , 甚至破坏句子的结构 。 例如:《物权法》深受广大群众所欢迎 。 句中“受……欢迎”是一个表意完整的结构 , 再用“所”就显得累赘 。 虚词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成分的残缺 , 甚至影响语意的表达 。 例如: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开阔的心胸 , 就是对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 , 精诚合作 。 句中“自己”前缺失了介词“与” , 造成语意不连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