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1-10回读书笔记500字 红楼梦前二十回读书笔记摘抄( 三 )


宝玉出生前, 兄贾珠就去世了 。 黛玉既出于嫡妻, 又克死亲弟, 从而有机会读书识字, 宝、黛二人一样命硬, 一个克弟, 一个克兄!此乃天之作, 非人力所能左右 。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黛玉与父亲洒泪拜别时, 其父如海所言感人 。 雨村入荣国府, 投的是宗侄名帖, 做法不错!得到贾政优待, 入情入理, 并得到贾政力举终于谋了职位, 出而复入, 书里写得轻巧, 其实中间颇费了一番心机的 。 “黛玉常听母亲说过, 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虽然母女间无话不说, 但是黛玉母亲又如何体会到自家与别家不同呢?这倒奇了 。 可见, 黛玉的性格其实受其母影响 。 记得现代育儿学里说到, 一个人的性格, 在五、六岁以前就基本定型的 。 黛玉来到贾府时不过六、七岁光景, 便能做到“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不多说一句, 多行一步”, 哪里还象个“无亲母教养、兄弟姐妹扶持的孩子”, 黛玉真是绝顶聪明 。 对贾府姑娘的描写:迎春“观之可亲”——性情温顺, 探春“见之忘俗”——气宇不凡 。 黛玉“年貌虽小, 举止言谈不俗, 怯弱不胜, 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什么叫“自然的风流态度”?黛玉称自己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 从不间断, 这也奇了 。 凤姐出场, 用黛玉的心理纳罕来导出, 也就是说, 连小孩子都觉得她“放诞无礼”, 接着才写凤姐的衣着打扮: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 。 妙笔!(真不明白, 男人们眼里的女人形象, 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这么写?体格风骚?)凤姐进来, 黛玉连忙起身, 这是礼节, 同时还听出贾母说“凤辣子”是玩笑话, 若是一般小孩子, 就顺势接口称之了, 黛玉略加迟疑才以“嫂”呼之, 足见谨慎 。 至此, 又以凤姐之口形容黛玉标致, 此外“竟不象外孙女、竟是个嫡亲孙女”, 难道嫡亲孙就该比外孙长得标致?凤姐从“妹妹几岁”开始, 一连串的询问, 还真象个管家领导 。 吃茶果时, 王熙凤与王夫人简洁对话, 可看出二人领导与被领导的配合默契, 王夫人对凤姐的办事能力较满意 。 黛玉见了外婆, 接着到母舅家拜访, 是礼规 。 在去宁国府途中, 黛玉还留意所经过的地方“度其房屋院宇, 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 这孩子真是处处留心, 贾赦不来接见, 但传回话时, 黛玉还是要“连忙站起来一一听了”, 礼数周全 。 刑夫人留饭出于礼数, 黛玉婉言谢绝, 也是“人情”二字 。 来到王夫人屋里, 老嬷嬷让黛玉炕上座, 黛玉度其位次, 便不上炕, 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又显黛玉识大体 。 再过来见王夫人时, 在坐位上还是如此, 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 也只是挨王夫人坐, 贾政虽不在家, 始终是不坐贾政之位的 。 宝玉未出场, 就先由王夫人口述, 黛玉说话再小心, 一提到宝玉话就多了 。 后王夫人与黛玉过贾母处吃晚饭时, 路过贾链家, 王夫人指给黛玉看 。 贾链与黛玉同辈, 不用专程拜访, 是这个意思吧 。 在贾母处吃饭, 饭桌上的布菜让位, 又显“人情”, 寂然饭毕! 宝玉终于登场, 之前又先是黛玉心中一阵疑惑 。 宝玉来了转一圈就出去, 吊人胃口 。 宝玉“外客未见, 就脱了衣服”, 可见其不拘礼节, 或是不把林妹妹当外人 。 此时, 又从宝玉的角度描述黛玉容貌 。 宝玉黛玉相见, 都有眼熟面善之感, 这就是前世缘吧?按宝玉说的傻话:“只作远别重逢” 。 贾母听了宝玉的傻话, 还赞赏“更好, 更好”, 若王夫人听此说法, 不知该如何表态 。 宝玉得贾母纵容, 竟走近黛玉身边细细打量, 哈 。 宝玉送黛玉表字“颦颦”及摔玉, 重笔 。 贾母:“你生气, 打骂人容易, 何苦摔那命根子 。 ”可见在贾母眼里, 主人的一块玉儿比下人的尊严还宝贵 。 宝玉性情乖僻, 自己独有玉, 不是孤高自赏, 反说“没趣”, 摔了玉, 贾母哄几句就信了, 毕竟还是个孩子 。 宝玉睡后, 袭人还进去看黛玉, 很细心, 是个不贪睡的勤快丫鬟 。 黛玉到贾府的头一晚, 便开始还眼泪了 。 三国演义就找不到了, 不好意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