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的孙子是( 二 )


从此,玄宗与贵妃情爱弥笃,更加难分难舍 。相传,有一年在华清宫的长生殿,正值七月七日乞巧节,唐玄宗和杨贵妃避开众人在这里仰望牛郎织女二星 , 双双跪拜,发下誓言:“人寿难朝,但愿我们世世生生,永为夫妻!过了今生,还有来世!” 。
诗人白居易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长生殿之约 , 写下了永恒不朽的诗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的确,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这种感情,在历代帝后间是罕见的 。封建帝王的任何婚姻,都要带上封建政治的烙印 。随着杨玉环的受宠 , 杨妃的兄弟封侯拜相,三个姐妹也都封为国夫人,权势显赫,甲于天子 。
特别是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竟升为宰相,身兼四十余职,总揽朝政,无恶不作 。大唐天下,成了杨家的乐园 。这就造成了唐朝政治腐败的局面,从而导致外戚祸国,也导致了杨贵妃的悲剧结局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 , 边镇节度使安禄山和步将史思明率领15万人马,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直捣长安 , “安史之乱”终于爆发了 。
消息传来,唐玄宗惊恐万分,遂与杨国忠带着贵妃姐妹及一部分皇子皇孙和近侍、大臣悄悄打开北宫门,往西直奔蜀郡(今四川)而去 。行至陕西兴平之西马嵬驿时 , 随从护驾的禁军忽然哗变 。他们首先杀死了杨国忠,又团团围住唐玄宗所在的驿舍 , 要玄宗交出贵妃 。此时,六神无主的唐玄宗,想起了他与贵妃之间十几年的恩爱 , 又立过生死不离的山誓海盟,哪里舍得交出贵妃!
然而,面对这帮刀枪出鞘的军士 , 玄宗深知大势已去,已救不了自己的爱妃了 。不过,他不忍让贵妃惨遭士众的屠虐 。在与贵妃泣不成声地抱头痛哭一场后,他赐给贵妃三尺白绫,让高力士把她带走 , 缢死在一间佛堂前的梨树上 。其时,贵妃年仅38岁 。
对于贵妃的死,唐玄宗伤心至极 ,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如流” 。此后 , 唐玄宗无论在逃跑途中还是在成都的一年多时间里,终日郁郁寡欢,情意绵绵地思念着贵妃杨玉环 。长安光复后,玄宗回到京城 。他处处触景生情 , 依然深深地思念着贵妃,还特地叫人画了一幅贵妃肖像挂于殿中,朝夕视之 。
岂知,这场“至死不渝”的爱情,完全是葬送在他所酿成的政治悲剧之中 。此时的唐玄宗,悔恨交加,终于在宝应元年(762年)的四月五日,怀着对贵妃的缠绵情意,郁闷而死 。正如《长恨歌》中所言:“天长地久有时尽 , 此恨绵绵无绝期” 。
【唐玄宗的孙子是】唐玄宗后期由于宠爱杨贵妃造成腐败的局面,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外戚祸国,应予以鞭挞 。但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真挚而专一的爱情故事却成了千古佳话,得到后来人们的普遍同情,这又是无可厚非的 。
【结束语】能够在后宫中博得独宠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更何况这份宠爱获得了十几年都不曾改变 。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虽然并不是有些人希望的,但却也是历史上感天动地的 。
3、唐玄宗结局悲惨1、晚年李隆基忧郁寡欢,宝应元年农历四月五日(762年5月3日),李隆基驾崩,终年78岁 。葬于唐泰陵 。同年久病已久的李亨亦驾崩 。
2、宦官李辅国为了立功以固其恩宠,上奏肃宗说:“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 。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晓喻不能解,不敢不以闻 。”这年七月,李辅国乘肃宗患病之机,矫诏强行把玄宗迁居西内 。
3、在途经夹城时,李辅国又率射生将五百骑,剑拔弩张 , 气势汹汹地拦住去路 。玄宗胆战心惊,几乎坠下马来 , 幸亏高力士挺身而出 , 玄宗才安全地迁居甘露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