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的赏析和句子( 二 )


11、姑母常闹脾气 。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 。她是我家中的阎王 。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 。“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 。是的,命当如此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 。她最会吃亏 。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 。但是吵嘴打架 , 永远没有她 。她宁吃亏,不逗气 。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 。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 , 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
12、可是 , 母亲并不软弱 。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 。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 。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 , 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 。“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 。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 。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 。皇上跑了 , 丈夫死了,鬼子来了 , 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 , 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北平有多少变乱?。?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 。有时候内战了 , 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 。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 。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象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 , 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
13、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 , 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 。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 。可是,我也愿意升学 。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 。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 。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 。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 。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 , 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 。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 。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 。三姐是母亲的右手 。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 , 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 。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 。大家都怕她晕过去 。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不久,姑母死了 。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 , 家中只剩母亲自己 。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 。新年到了 , 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 。除夕 , 我请了两小时的假 。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 。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到我该走的时候 , 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今天 , 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 。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