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伏天共有多少天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一般共30天 。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伏即为潜伏的意思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 。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 , 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 , 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 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 , 天气就最热 。另外 , 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 , 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 , 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
3、三伏天养生小常识1、冬病夏治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 , 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而且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 , 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
2、晚睡早起
宜晚睡早起,中午尽可能午睡 。切记不能在楼道、屋檐下或通风口的阴凉处久坐、久卧、久睡 。更不宜久用电风扇,因夏令暑热外蒸 , 汗液大泄,毛孔大开,易受风寒侵袭,吹的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头痛、腰肌劳损、面部麻痹或肌肉酸痛等 。
3、夏练三伏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这是古代长期养生修炼的经验总结 。现代医学证明,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应急蛋白 , 可抵抗暑期对人体的伤害 。由此可见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认为养生修炼得到的人可以“不避寒暑 , 百毒不侵” 。但是夏练三伏要辩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医生提醒:这种锻炼方法对普通人不宜提倡,特别是年老体衰之人,或长时间生存于适宜温度环境的人和孩子,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较低,所以,这些人在伏天中还是避暑气为妙 。
4、三伏天可以天天汗蒸吗【三伏天吃什么好】三伏天不可以天天汗蒸,身体是一个排出汲取的过程,天天汗蒸不仅耗费大量体力,也会让各个脏器不能得到有效的调节 , 建议一个星期蒸1-2次 。从西医角度来说 , 出汗过多容易引起体内液体的代谢紊乱,从而引起身体的不适 。从中医角度来说,汗为体内津液,津血是同源的,发汗过多极其容易导致人体伤津耗液,引起体内津液不足的各种症状,比如阴虚,燥症等 。
- 国庆期间高速从什么时候开始免费
- 纟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 dnf什么时候开100级
- 左肩膀疼痛是什么病征兆
- cf挑战为什么别人刷分高
- 中国四大名著是什么
- 屏幕是弧形却不能弯曲折叠的手机和传统手机相比有什么优势吗
- 双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是什么意思
- 中位数是什么意思众数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近体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