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P5 Plus支持的是NVMe 1.4,而P5支持NVMe 1.3,1.4相对于1.3的规范手册增加了很多页码 。
具体在功能特性方面,P5 Plus比P5多了设备休眠和全盘加密功能(TCG OPAL 2.0),其中,TCG OPAL 2.0可以使用主控芯片实现快速硬件加密/解密,不影响系统性能 。
在可靠性方面,P5宣称的MTTF(无故障间隔时间)是180万小时,而P5 Plus是200万小时 。 两者都是五年质保,1TB版本的TBW都是600 。
测试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10家庭版(64位)20H2
CPU:AMD锐龙5800X
主板:微星B550M迫击炮
【P5 Plus:英睿达Crucial首款消费级PCIe 4.0 SSD,性能近乎翻倍】内存:3x8GB 3200
系统盘:三星PM981a
显卡:技嘉魔鹰GAMING OC 3070
电源:微星MPG A750GF
因为唯一的PCIe m.2插槽被系统盘占用了,所以,得把系统盘拆下来,放到另外一个m.2插槽上,腾出来的插槽上换成了P5 Plus,换完盘,本以为要重新做系统了,没想到BIOS直接识别了系统,瞬间开机了,算是小小惊喜 。
由于P5 Plus占用的插槽放在显卡和CPU之间,其日常温度也比系统盘的温度要高出十度(这个锅主板背),但也完全在安全范围内,P5 Plus的操作温度是0-70度,超过70度就会限速,不利于性能的发挥 。
文章图片
我们的跑分每次都会进行简单的格式化,前后会间隔开时间,避免温度过高影响性能表现 。
在测试过程中,没有使用红外测温枪,只是观察传感器显示的温度变化,观察到的最高温度是71度,仍在允许范围内 。
为了更贴近实际使用的性能表现,测试就不进行安全擦出操作了 。 跑分数据总有误差和抖动,以下数值仅供参考,但都是真实测试数据 。
1、CrystalDiskMark 8.0.4
CrystalDiskMark使用的版本是最新的8.0.4,不以默认的设置进行跑分,而是选择能查看峰值性能的配置文件 。
测试进行了两次,第一次用的是默认的测试方式,第二次用的是为NVMe SSD专用的模式,主要区别是线程数上,默认设置队列深度都是32,线程都是单线程,而NVMe SSD模式队列深度不变,线程都是16线程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两次测试里的顺序读写都不变,读写分别为6.8GB/s和5GB/s,与标称的数值非常接近,可能Crucial官方就是参考了这一数值 。
IOPS表现方面,随着线程的提高,读写IOPS都飙升到了近70万,如此高的IOPS在消费级市场上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了 。
另外,在延迟方面,随着线程的增加,延迟也不可避免地明显提高 。 (消费级市场,延迟可以忽略)
2、AS SSD Benchmark 2.0.7
AS SSD Benchmark是许多硬件党比较喜欢的工具,因为它的一些测试条件比较苛刻,更能反映实际使用体验 。 这次以默认的配置进行跑分 。
文章图片
上图中,顺序读写性能与标称的数值仍有一些差距 。
文章图片
切换为IOPS显示模式,读写IOPS的数值也有60万和70万左右的水平,与标称数值接近 。
此次跑分总分7500左右,此前测试P5,总得分大约是4800,提升了56%,距离翻番还有不小距离 。
文章图片
(P5的测试数据)
文章图片
(P5的测试数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