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宝宝听力是否正常

  

如何鉴别宝宝听力是否正常
  
文章插图  
听力损失往往是隐匿的,多继发于或伴发于一些全身性疾病,而且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一般不能准确叙述耳部症状,如耳胀、耳闷、平衡障碍、听力下降等,容易造成漏诊 。  
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幼儿听觉与言语的发育 。此时期正是婴幼儿言语发育、智力发育和情感形成的最佳时期,听觉障碍将直接影响婴幼儿的语言、智力发育和情感的形成 。  
从新生儿到1岁半时,听觉发育分为五个阶段———  
听性反射期:从出生到出生后3个月,当忽然听到大于60dB的声音,宝宝会出现全身抖动、两手握拳、前臂急速屈曲或皱眉头、眨眼、睁眼等反应;  
听性反应期:  
4-6个月,宝宝对声音有反应,可辨别妈妈的声音;  
【如何鉴别宝宝听力是否正常】定向反应期:  
7-9个月,宝宝能主动地向声源方向转脸;  
语言反应期:  
10-11个月,叫宝宝的名字有反应,能学说“爸爸”、“妈妈”;  
言语学习期:满周岁到一岁半时,按听到的言语能作出反应 。  
从新生儿到1岁半时,语言发育分为五个阶段———  
哭啼期:出生后到3个月,饿了、冷了、尿垫湿了要啼哭;  
“呀呀”学语期:  
4-6个月,高兴时会“呀呀”学语,梦中会发出笑声;  
理解语言期:  
7-9个月,如问“妈妈在哪里?”婴儿可眼望着妈妈;  
模仿语言期:  
10个月到一周岁,能模仿大人说的简单话,说出简单词;  
语言学习发育期:  
1岁以后,随着年龄成长,语言日趋丰富 。  
对于学龄前儿童,家长应密切观察小儿日常言行和情感的改变 。有听力损害的儿童往往语言发育迟缓,构语吐字不清,说话时音调较高,看电视时不自主地靠近电视或调大电视的音量开关;听力损害时间较长,小儿可以发生性格上的改变,如不愿意上幼儿园,不合群,喜欢独处,产生对监护人的过度依赖,易激惹,或有自闭倾向;学习技能如练钢琴或跳舞时,患儿平衡功能不好,视听对乐谱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 。  
如有上述改变,应及早进行全面的听力、智力检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