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绾后代结局 卢绾最后的下场( 二 )


02
友尽悲歌:怨隙一生误终身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 , 陈豨在代地起兵反叛 。
刘邦出兵平叛 , 命燕王卢绾于东北部侧击叛军 。
陈豨派人向北方的匈奴求救 , 卢绾知道后也派部下张胜出使匈奴 , 欲诈称陈豨已败 , 阻止匈奴干预 。
张胜抵匈奴后 , 偶遇逃亡于此的前燕王臧荼之子臧衍(当年卢绾就是代替了臧荼当上的燕王) 。
身怀国恨家仇 , 臧衍心生恶意 。
他对张胜分析道:您之所以受到燕国重用 , 是因为您熟悉匈奴事物 。 而燕国之所以能存在 , 是因为各方诸侯不断叛乱 , 刘邦需要有帮手 。 如果燕国帮着刘邦把陈豨消灭了 , 鸟尽弓藏 , 下一个恐怕就轮到燕国了 , 而如果战争持续不断 , 燕国始终有其价值 , 方可长久存续啊…
张胜对此离间之辞竟深以为是 , 遂暗中挑拨匈奴攻燕 , 大大缓解了陈豨的压力 。

卢绾后代结局 卢绾最后的下场

文章插图
卢绾对张胜之行径本来非常恼怒 , 并奏请皇帝欲灭其满门 。
但是待张胜从匈奴归来 , 将实情道白之后 , 卢绾却动摇了 。
于是命张胜继续与匈奴保持联系 , 并派范奇去勾连陈豨 , 欲借战火延绵而自保 。
他与刘邦历经几十年风雨洗练 , 原本看起来坚不可破的情谊 , 也正是在此时 , 裂痕乍现 。
第二年 , 汉军再平淮南王英布之叛 , 樊哙顺道攻杀陈豨 。
陈豨副将投降 , 将卢绾私通陈豨之事告发 。 此时的刘邦 , 断然不信卢绾会背叛自己 , 便召其进京 , 而卢绾托病不往 。
刘邦再派辟阳侯审食其 , 御史大夫赵尧等人去请 , 卢绾仍闭门不出 , 再度拒绝 。
其实 , 卢绾的惊惧与决绝 , 并非无缘无故 。
刘邦对功臣的态度 , 确实令人齿冷 。
卢绾曾哀叹:韩信惨死 , 彭越被杀 , 当年被封的七个异姓王里 , 唯余我和长沙王吴芮 。 如今皇帝病重 , 吕后专权 , 总欲尽除我等功臣而后快 , 不知道哪天 , 就会轮到我啊……
这些怨言不胫而走传入刘邦之耳 , 恰此时又有匈奴降将告发卢绾一直派张胜与匈奴暗相往来 。
刘邦痛惜不已 , 确信卢绾已反 。
于是 , 派樊哙周勃等攻打燕国 , 刘卢之谊 , 至此彻底决裂 。
【卢绾后代结局 卢绾最后的下场】而卢绾之叛 , 如同一把刀子 , 在汉初迭起的反叛风潮中最令刘邦神伤心碎 。
因此 , 杀白马而与大臣誓曰:"非刘氏而王者 , 天下共诛之 。 "
是为白马之盟 。
其实此时的卢绾 , 也依然心念旧情 , 他面对汉之大军 , 几乎未做反抗 , 而是带着家属部属逡巡于长城之下 , 想等刘邦病愈 , 亲自进京谢罪 。
他始终相信 , 二人发小情深 , 没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 。
然而 , 老天没有给他这个最后的机会 。
当年四月 , 刘邦遽逝 , 这对好兄弟最后的和解之门 , 就此永远关闭了 。
卢绾听闻刘邦死讯 , 痛哭流涕 , 悲痛不已 。
只好带着部下逃亡匈奴 , 获封东胡卢王 。
在匈奴寄人篱下的卢绾并不快乐 , 故国之思 , 故人之情 , 始终萦怀从未将息 。
一年多后 , 他亦忧愤而死 。
魂归酒泉 , 去追那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刘三儿兄弟……
而卢绾的家人 , 归汉之心从未改变 , 其妻儿曾逃出匈奴回归大汉 , 到了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 , 卢绾之孙卢他之以东胡王身份降汉 , 被封亚谷侯 。
至此 , 卢氏一族 , 经历一波三折 , 再度重归故园 。
03
番外:友谊小船的翻覆 , 最大的受益者竟是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