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 虚拟偶像产业还是一片蓝海 。 未来随着AI、VR、5G等技术的逐渐成熟 , 虚拟偶像产业有望在平台流量和资本的大力支持下 , 迎来‘风口’ 。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分析道 。
文章图片
半月6个虚拟偶像上线 元宇宙带来“风口”
虚拟偶像对部分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 , 不过2021年的“虚拟偶像”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全民热词 。 据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 , 仅在近半个月里 , 包括湖南卫视虚拟主持人小漾正式到岗、虚拟偶像哈酱推出新单曲在内 , 便有6个虚拟偶像引发外界的热议 。 而随着多位明星接连“塌房”以及资本市场动作频频 , 虚拟偶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并表现出从小众到主流进化的趋势 。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 , 虚拟偶像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 。 小众虚拟偶像究竟凭何破圈?元宇宙的出现又将为虚拟偶像行业带来什么?
文章图片
半月6个虚拟偶像上线 元宇宙带来“风口”
又添多位新人
从DOTA2官方虚拟偶像dodo , 到清华大学虚拟学生华智冰 , 再到湖南卫视虚拟主持人小漾……近期 , 虚拟偶像行业又添多位新人 , 再次引发大众对“虚拟偶像”的热议 。 与此同时 , 据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 , 仅在近半个月里 , 便有6个虚拟偶像频频发布新动作 , 或正式上线 , 或推出新单曲 , 将虚拟偶像的热度一次又一次掀起新高度 。
而事实上 , 这已经不是虚拟偶像第一次出圈了 。
今年来 , 随着多位娱乐圈艺人连续“人设崩塌” , 虚拟偶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度 , 并表现出从小众到主流进化的趋势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在百度指数上以“虚拟偶像”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 , 其搜索指数峰值出现在今年的8月到9月之间 , 较之2020年同比增长17% , 与真人明星丑闻频出的时间段恰好吻合 。 无独有偶 , 据澎湃新闻相关数据 , 8月的最后一个周日 , B站虚拟主播直播间的总人气值超过1500万 , 同比增长3倍有余 。
业内普遍认为 , 相较真人偶像 , 虚拟偶像具有“无负面信息、青春永驻、可控性强、商业风险小”等显著特点 。 据头豹研究院调查显示 , 超六成用户表示喜欢虚拟偶像的理由为“它们不会有负面新闻、永远完美” 。 因此 , 有不少人发出“虚拟偶像是否将替代真人偶像”的疑问 。
在数字文化行业观察者陈尨看来 , 虚拟偶像是迎合粉丝需求而打造出来的完美形象 , 真人偶像却是因自身个性被放大而吸引粉丝 , 因产生逻辑不同 , 二者实际上是一种“共生”而不是“替代”关系 。 “但从逐利角度看 , 随着虚拟经济的崛起 , 资本更愿意打造可控、低风险、低成本的虚拟偶像 。 ”
产业规模持续扩张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及网民调查研究报告》显示 , 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为34.6亿元 , 同比增长70.3% , 预计2021年将达到62.2亿元 。 同时 , 随着商业价值被不断发掘 , 更多产业也相继与虚拟偶像产生密切的联系 , 使得虚拟偶像带动产业规模在2020年达到645.6亿元 , 预计2021年将实现1074.9亿元 。
值得注意的是 , 当下火热的直播电商、短视频等也成为虚拟偶像在演出、广告代言、IP衍生之外的又一重要营收来源 。 有消息称 , 虚拟偶像团体A-Soul队长贝拉的一场生日会直播营收接近200万元;虚拟歌姬洛天依的直播坑位费则为90万元 , 甚至远超薇娅、李佳琦等头部主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